中国企业“不差钱”抄底海外资源 掀起并购高潮(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国企业“不差钱”抄底海外资源 掀起并购高潮(2)
2009年06月02日 09:46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并购青春期,是机遇是陷阱还很难说

  中铝收购力拓,亏损750多亿元人民币,创下了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亏损的纪录;国开行收购巴克莱,亏损200多亿元人民币;平安收购富通,238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仅剩10亿元人民币,投资基本被清零。

  在这些动辄几十亿美元的交易完成之际,几乎都获得一片掌声,但是,后来发生的一切显然不如人们想象的美好。

  中信泰富事件是一个缩影。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中信泰富是在金融危机中追其衍生产品而导致巨额亏损。追溯事情的源头,还在中信泰富收购澳洲的矿产。这样的例子还有中钢。他们是第一个遭遇恶意收购的。自从中钢收购MIDWESE的消息传出去之后,被收购方的股票,在澳洲市场上涨了好几倍。

  并购专家马光远的研究表明,在2008年次贷危机演化成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全球跨国并购的规模大降60%,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规模却“暴涨”了40%。

  几乎所有的交易下场凄凉。上世纪90年代日本日元大幅升值,现金流充裕,日本企业大肆在全球范围内收购,标志性事件就是三菱购买洛克菲勒中心14幢办公楼。7年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日企最终只能将其以约为当初一半的价格卖给了美国公司。

  当然现实的残酷没有那么遥远,就目前而言,中国公司的收购已经一片惨淡:中铝收购力拓,亏损750多亿元人民币,创下了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亏损的纪录;国开行收购巴克莱,亏损200多亿元人民币;平安收购富通,238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仅剩10亿元人民币,投资基本被清零。

  美林中国区主席刘二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我认为这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来早了20年,如果20年以后来的话,我想中国的企业会毫不犹豫地去到海外收购资产,因为今天中国的企业,第一买得起往往管不了,没有这个驾驭的能力;第二收这些不良资产的话,你知道窟窿有多大吗?有的东西看起来便宜,买完以后不知道怎么管,钱就打水漂了,特别是金融机构。

  马光远说:“经济衰退究竟什么时候到底,金融危机有没有到底,那么在一片迷茫的情况下,我们自己判断认为到底了,可以去抄底,我认为这种情况首先是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马光远告诉记者,海外并购涉及到文化、政治、法律等多方面的矛盾和冲突,许多并购在其交易过程中充满了陷阱,而国内企业到海外并购的成功几率也并不很高。据了解,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经营情况大体呈“三个三分之一”,即1/3盈利、1/3持平、1/3亏损。

  不仅仅是出海的时机,中国企业的单薄的并购手段同样值得反思。与中国钢企相比,日本钢企对海外铁矿石依存度更高,85%的铁矿石需求都依赖海外。日本企业走出去投资矿产资源的历史从上世纪60年代起,当时他们向西澳提供金融支持,在当地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形成伙伴关系,目前在澳大利亚24个主要铁矿中,日本企业重点投资了8家,参股了16家。

  资深钢铁研究专家李新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企业,动辄追求控股权,其实并非明智之举。毕竟,如果获得控股,则势必要参与当地的经营,而这同样是中国企业的短板。

  李新创向记者谈到,日本企业投资海外资源时,日资往往只占5%-10%股份,在价格谈判时日本比其他国家的钢铁企业更了解真实的成本等内部信息,另外投资也可帮助扩大产能,避免造成供不应求而价格上涨的情况。此外,日企并不直接参与生产经营管理,避免了在当地陷入就业、劳资、土地等问题。还有就是日本企业往往不投资于最大铁矿企业,而是投资于其竞争对手。比如在澳大利亚,日本投资了原第三大罗布河铁矿;在巴西,日本投资了第二大的MBR铁矿,为卖方扶植竞争对手,有效防止了卖方的垄断。

  链接

  2009年主要海外资源并购案

  2月中金岭南公告,成功收购澳大利亚PEM公司50.1%股权,成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首家绝对控股发达国家资源企业的公司。

  2月中国铝业发出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中铝公司将以总计195亿美元投资力拓集团,并认购发行可转换债券以使转股后增加中铝公司在力拓集团的持股量。

  2月中国五矿有色金属股份公司对外宣布,以17亿美元要约收购澳大利亚OZ公司的矿场。

  3月武钢以2.4亿美元购得加拿大矿业公司ConsolidatedThompson19.9%股权。

  5月华菱集团以11.85亿澳元成为澳洲FMG集团第二大股东。

  5月中石油收购吉宝公司所持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的全部股份,交易对价约合10.2亿美元。(记者 胡剑龙)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