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春色难觅 中国经济外部环境趋于复杂(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世界经济春色难觅 中国经济外部环境趋于复杂(2)
2009年06月02日 13:58 来源:中国信息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经济外部环境趋于复杂严峻

  即使出现这种最乐观的情况,即全球经济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复苏,复苏也将是微弱的、缓慢的和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问题远未解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的报告称,这场金融危机给全球带来的损失是4.1万亿美元。而到目前为止,全球金融机构核销的不良资产只有约1.5万亿美元。由于现在实体经济仍处于衰退期,美国商业地产、消费信用卡和企业债的违约率呈明显增加的趋势,金融机构的坏账还将进一步增加,大量违约对国际金融市场形成新一波冲击的可能性还不能排除。而在欧洲,由于有央行的担保和对问题证券的回购,金融机构的高杠杆资产证券化并未有所节制。金融危机的发展使西方国家的债务负担不断加重,对经济复苏和消费回升构成明显抑制。即使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出现微弱复苏,这些国家的消费也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两三年前的高水平。

  二是美元等货币大力“注水”。为避免跌入通缩深渊,3月中旬,美联储宣布实施超常规的数量宽松政策,对金融市场大举注资,以阻止资产价格的下跌,压制长期利率的上升。欧洲央行不久前也宣布实行数量宽松政策。如此激进的货币“注水”,势必带来货币的竞相贬值和通货膨胀压力。由于美欧资本对黄金市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有特殊的影响力,美元可以在一段时期维持表面强势地位,掩盖货币“注水”造成的实际购买力减弱趋势。在危机阶段维持市场对美元的信心,更有利于美国继续发债,筹集救市资金。但到一定时候,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压力将明显显现。

  当前西方国家希望看到的情形就是,通过货币注水,使资产价格上升并消除债务,促进投资和出口,以此走出金融危机。然而,从中长期看,这种做法存在两个可能的风险。一是通货膨胀上升过快将抑制消费并激起民怨,央行被迫实行紧缩政策,使复苏夭折。另一个风险就是,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在可承受区间持续,更多流动性涌入商品市场,抬高商品价格,对我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带来巨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外部需求将在较长时期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一段时期以后,我国还可能面临输入性通胀压力。

  从中国的内需中寻找春意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4月份出口额同比下降22.6%,当前我国经济外部环境还不容乐观。尽管如此,但我们仍有理由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充满信心。

  我国虽然是出口大国,但分析显示,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不是很大。我国出口额占GDP总额近40%,但其中超过一半是由加工贸易构成,我国出口增加值仅占出口总额的30%左右,我国经济增长率中约3/4来自国内消费和投资。外需下降不足以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基本态势。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出现较明显的下滑,固然于外需大幅萎缩有关,但外需下降不能算是最主要原因。我国经济经过多年两位数高速增长之后,本身也有调整的要求。

  我国目前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量的10%,假设全球出口增速为10%,我国出口按前几年25%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我国出口将占全球出口总量的50%,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西方发达国家透支消费的模式正在改变,就业压力之下,各种隐形贸易保护主义会愈演愈烈,我国外需增长的空间相对有限。因此,客观地说,我国出口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能够保持或略有增加,就已十分不易。相对而言,我国内需的潜力要大得多。我国的汽车消费才刚刚开始,1-4月份,我国汽车销量就超过了美国,居世界第一。仅从这一点就可看出,我国消费市场潜力是何等惊人!

  诚然,世界经济形势初步出现一些积极的迹象,但我们不能过分寄希望于今年底、明年初世界经济可能出现的复苏,更不能以为,只要挺到明年,世界经济将柳暗花明,我国经济又会回到两三年前的增长轨道上。相反,我们更应该看到,我国是幅员辽阔的、发展中的人口大国,需求巨大,同时,我国又有强大的生产能力。这些都是我国经济的天然优势。我们应当对我国的内需市场有足够的信心,从长计议,从难计议,在扩内需上深挖潜力,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输入性通胀有所防范。只要我们能够切实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释放国内消费潜力,我国经济完全有希望进入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轨道。(中国信息报记者 印久青)

【编辑:蓝玉贵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