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技术引进的政策比较 中国存在"慢、差、费"(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日技术引进的政策比较 中国存在"慢、差、费"(2)
2009年06月12日 09:15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科技管理体制方面

  二战后,除了铁路(也有部分私营铁路)、电讯等为国营外,日本没有更多的国有企业。它通过经济发展规划、设想、战略等,对企业进行政策导向。有关法规及行政指导成为政府对企业进行日常监管的最主要手段。

  在科技方面,日本设有国立大学和国立科技机构(如理化研究所、产业技术综合研究开发机构等),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也设立各种中介机关,如新技术开发事业团等,积极促进对企业的技术转让。包括技术引进在内,除了制定相关方针政策,政府还支持企业联合起来,推进引进技术的“国产化”。

  在日本,政治家、政府官员与经济界的关系虽然十分密切,以致有政(政治家)官(官僚)财(经济界)“连体”、“三位一体”、官商勾结等说法及现象,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政府还是政府,企业仍旧是企业,不存在政企不分、官商一家等问题。

  我国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科学技术领域,政府包揽、重官轻民(企业)的倾向比较严重,形成了科技力量官大民小、官民两条腿长短不一的跛行局面。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实施了多个大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及技术转让计划,如“863”、“973”等计划及“火炬”、“星火”等计划。它们对于跟踪和赶超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相比之下,组织和支持企业把引进技术推进到“国产化”阶段的工作却严重滞后。

  政府采购政策方面

  日本政府有提倡使用“国货”的传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27年的“爱用国货周”。二战后,1954年和1961年日本内阁会议都曾做出了提倡“爱用国产品”的方针,甚至开展“爱用国产品”的“国民运动”。1961年的内阁会议通过的文件强调,“特别是政府需求,要坚决贯彻使用国产品的方针”。直到1980年代,政府还通过“行政指导”鼓励“爱用国产品”。

  我国实际上不存在鼓励使用国产品的方针。不仅一般民众喜欢购买外国的日用消费品,而且,各行各业也都乐意采购外国产的零部件及原材料,而很少有企业愿意购买一般的国产品。政府部门向欧美国家派遣大规模采购团虽然作为“经济外交”的一环有促进、改善国家间政治和经济关系的作用,但作为客观效果之一,则无益于培养优先使用国产品的风气。

  如此悬殊的政府采购政策势必会对各自的引进技术“国产化”产生影响。

  近年来,我国在实现引进技术“国产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如04型程控交换机、0.1微米等离子体刻蚀机和大倾角离子注入机、60万千瓦超临界火电机组等等。这说明,只要方针政策对头,下定决心,努力钻研,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有理由相信,认真总结60年来,特别是近30年的经验教训,可以把引进技术“国产化”的工作做得更好。(作者张可喜 为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