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变局透视:中国亟须更大“话语权”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国际油价变局透视:中国亟须更大“话语权”
2009年07月05日 14:30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40美元、50美元、60美元、70美元……2009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在企稳的道路上步履蹒跚,作为经济“血液”的国际原油价格却一路上行。

  而就在2009年上半年的最后一天,国家发改委将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每吨分别上调600元。这已是上半年第三次上调成品油价。国内油价上调之频、幅度之大,成为人们关注和争议的焦点。

  经济整体低迷,而油价一路走高,背后有何原因?对正在企稳回升的中国经济造成哪些冲击?应对的出路又在哪里?

  玄机:飙升的油价背离全球经济基本面和正常供需

  从经济学原理上说,决定价格涨跌的因素是供需关系,但国际油价的走势从来都没这么简单。

  2008年,国际油价经历了“过山车”式行情,上半年涨至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高点,下半年又跌至每桶30多美元。

  今年初,国际油价从又迎来一波震荡攀升的行情:从40美元到70美元,一个个关口不断被突破。

  “去年上半年国际油价疯狂上涨,投机的成分可能更大一些;而这一轮油价涨幅这么大,其核心可以用一个词来代表,那就是‘预期’。”长期关注国际油价走势的社科院亚太所所长李向阳说。

  去年底以来,为了挽救处于低谷中的经济,世界各国相继推出前所未有的刺激计划,特别是采取了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

  “经过一番努力,世界经济自由落体式的下滑基本结束,一些国家出现了好的苗头。虽然需求并没有恢复,但市场向好的预期,推动油价开始反弹。”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说。

  除了对全球经济前景看好的预期外,市场上充裕的资金加剧了投资者对未来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的预期,为了规避风险将资金大量投入大宗商品特别是石油市场。而欧佩克有关减产的表态和行动,也给需求者一个市场供应可能减少的预期。

  “一系列预期是拉动油价上涨的关键原因。但预期能不能实现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实体经济从企稳到复苏应该还有很长一段路。这一轮油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实际的供需基本面。”李向阳指出。

  从整体上看,世界经济继续下滑、更加恶化的趋势似乎止住了。“但世界经济复苏将较为缓慢且易于反复,原油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的经济基本面基础。”人民银行原驻纽约投资战略师彭俊明博士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石油需求的增加是季节性因素大于基本面因素。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专家舒朝霞也认可这一判断:“国际油价短期内有可能冲至75美元,年底有可能冲高到80至85美元,但全年平均油价不会太高,可能为55至65美元。”

  对于容易在国际石油市场兴风作浪的投机资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当前支持投机信心的因素很容易发生变化,而且国际金融体系遭遇重挫后,投机资金的炒作能力比前两年已相差很多。这一轮油价的炒作,应该不会达到去年那么高的水平和力度。

  冲击:高油价抑制了我国部分行业复苏“苗头”

  实施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波动,越来越牵动着我国经济的神经。我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国际油价逆势上涨究竟会造成哪些影响?

  “当前总的物价形势还处于低位,表明相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或供给能力来说,需求依然不足。”张立群分析指出,国际油价上升暂时对宏观经济整体还没有太明显影响,物价水平也不会因此有很大变化。

  经济中的微观个体和相关行业,对油价的波动却十分敏感。

  于近日投产的中海油惠州炼油项目,是中海油独资兴建的第一个大型石化下游项目。工程建设项目组副总经理赵岩告诉新华社记者,中海油惠州炼油刚一上马,就面临炼油利润能否保证以及下游市场需求萎缩两大难题。

  6月30日成品油价格的上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炼油企业的经营压力。但围绕着整个石化产业链条,生产经营困难的情况在包括化工、轻工、纺织等在内的下游行业普遍出现。

  珠海新际玩具有限公司是跨国企业麦当劳的供货商。公司经理潘先生告诉记者,生产塑料玩具的主要原材料塑胶价格近期比年初上涨了20%至40%,而提供给客户的产品价格并没有提高,公司的利润大幅缩减。此外,由于企业主要面向出口,今年以来油价几次调整后,运费成本也比年初增加了20%左右。

  再看纺织行业,其30%以上的增长靠出口拉动,行业利润率微薄,仅有2%至5%,企业自身消化原料价格上涨的能力较弱。今年4月份,石化产品价格上涨一度使得一些纺织企业被迫停止购买。

  与2008年油价上涨主要带来成本压力不同的是,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更大压力是全球经济下滑以及总需求萎缩。“在这一背景下,企业难以向下游传导油价上涨造成的成本上升压力,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指出。

  “当前市场的信心仍非常脆弱,如果油价继续攀升的话,刚显现复苏苗头的一些行业将受到更多冲击,对经济整体走向复苏有着较大的不利影响。”李向阳说。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