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高新企业”背后:有内在动力也有外界助力(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虚假“高新企业”背后:有内在动力也有外界助力(2)
2009年07月10日 14:26 来源:中国会计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或许这也是审计署抽查高新科技企业的一个原因。但有业内人士猜测:“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可以说区域概念限制了某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很久以前,业内就是支持高新技术产业还是支持区域产生过争论,最终达成了支持产业的共识。”

  如何平息利益漩涡

  无论是企业的利益还是地方政府的利益、科技部门的利益,这三方利益获取依靠的手段就是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最终受损的是中央财政收入。但在高新企业认定这一关键环节上,相关部门仍存在分歧。

  首先是通过造假而获得认定的高新企业到底有多少?审计署抽查的116户企业中有85户不符合条件,据此推测,目前至少有50%以上的高新企业可能是虚假的或者说是不符合高新企业条件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表示,巨人、盛大等游戏公司并没有网络游戏的所有权,只是采取租赁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形式向用户提供应用服务,最终也出现在审计署此次抽查审计的不合格名单中。

  但国家科技部门并不认可这一“恐怖”的比例。

  上述科技部火炬中心高新处负责人表示,审计署此次抽查的高新企业,多数为2007年前通过“老办法”认定的,不能全面反映新认定办法的执行情况。

  他同时对审计署对于企业“造假”的认定表示了不同意见。“审计署加强对高新企业认定审计是很有必要的,但他们对高新企业的认识并不全面,只是硬性套用了既有规章,他们对于企业是否造假的判定值得商榷。”他表示,科技部门对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并不完全认可”。

  对此,齐兴利告诉记者:“相关部门的分歧,主要出在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执行层面,执行的偏差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对认定办法的理解力和操作把握尺度问题。”

  一位财税界资深人士则表示,目前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还有很多不明晰的地方,这就给相关部门的相互协调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也给了相关部门各行其是的条件。“进一步细化和明晰认定标准势在必行!”(王凯 李一硕)

【编辑:秦欣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