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迪庆林改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在藏区首个试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云南迪庆林改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在藏区首个试点
2009年07月15日 15: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昆明7月15日电 (记者 甘娜 通讯员 李清填)全国藏区第一个开展林改试点工作的藏族自治州——迪庆州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在林改试点中,迪庆州结合自身实际,借鉴省内和省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和做法,不仅探索出一条符合藏区实际的林改好路子,更促进了全州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如今该州正朝着建设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的宏伟目标迈进。

  林有了,钱多了,心定了

  “林改前,我家就有荒山十多亩,如今领到林权证,我家的荒山产权明晰了,在荒山种上了花椒、木瓜等经济林,家里的收入也翻了几番”。谈起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拖顶乡洛沙村的藏族村民小扎史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在洛沙村,像小札史一样得到林改实惠的村民不在少数。

  “过去村里多数老百姓都要靠各级相关部门补贴救济过日子,通过林改后,我们的生活得到明显好转。作为全国藏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第一本林权证的户主,德钦县拖顶乡洛沙村申加龙村民小组村民此农吉至今也忘不了领取林权证时情景,村民们载歌载舞,用动听的藏族歌声和优美的弦子舞蹈来庆祝林权证后的颁发……

  位于金沙江畔半山腰的洛沙村聚居着藏族、傈僳族等多个少数民族,“林业三定”后,洛沙村集体所有的林木、林地虽然已形成集体林由村民共管,责任山及自留山分包到户的管理机制,但实质上集体所有的林地、林木长期以来由国家包揽管护,经营主体地位不突出,产权不够明晰,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广大林农收入增长缓慢,一直以来全村林业处于“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状态。

  迪庆在林改过程中结合村情、林情,将全村所有权属为集体的林木、林地包括天保区、公益林及个人所有的自留山纳入了林改的范围,并将宜林荒山的权属划至各农户,进一步明晰产权,实现权、责、利的统一,不仅让老百姓吃了定心丸,还增加了各族群众的收入。村民尼玛拉木说:“我们家的自留山里种植了核桃,这两年核桃价格好,秋天打了核桃一卖,能有不少收入。可是一家人总担心政策会变,现在有了党的林权制度改革,我们老百姓的心放到肚子里了”。

  据统计,通过实施林改后,该村农民人均增收200多元。林改进一步激活了蕴藏在群众中的无限创造力,铺就了一条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平坦之路,为林业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宣传深入 纠纷化解 林改顺利

  “林改好,林改好,林改是条好路子”,这是香格里拉县小中甸镇林改工作队用藏语向广大藏族群众宣传林改好处的真实写照。

  在林改宣传中,为使林改方针政策逐步“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迪庆藏族自治州的林改工作队采用图文并茂、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各类林改活动及结果进行了多角度、多渠道宣传,增加了林改工作透明度,确保了农民的知情权,正确的引导了社会各界和山区群众对林改的认识和看法。

  德钦县拖顶乡林权纠纷最多的洛沙村,情况最为复杂,纠纷是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最大的阻力与障碍,妥善处理好各种林权纠纷是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在林改进行中,林改工作队按照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工作要求,认真搜集历史资料、踏勘纠纷实地、走访历史证人、分析纠纷原因、总结以往纠纷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调处方案。遵循“以人为本、事是求实”的原则,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深入细致地开展调处工作,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全村纠纷总计11起,成功调解11起,及时有效的调解工作保障了林改的工作进程。

  据统计,迪庆州林改试点工作自2007年8月正式启动以来,全州共进行林改专题宣传152次,张贴各式标语和宣传画2万多张,发放宣传材料5142份,发放户主通知书6799份,勘测确权集体山林110.99万亩,调查区划宗地7000多块排查各类林权纠纷189起,其中成功调处186起,调查率98.7%。,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目标,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积极造林护林出效益

  林权改革解放了山林,也解放了农牧民的思想。盛夏七月,走进维西县白济汛乡白济村民小组的山腰上,只见成片的核桃树郁郁葱葱,村民们正忙着为核桃树修剪。在林改宣传中,山区群众对林业政策特别是对自留山政策及“谁种谁有”政策的了解日益深入,调动了他们植树造林及产业建设的积极性。在去年全州核桃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全州上下种植激情异常高涨,已多年不多见踊跃报名种植的情形再度出现,发展种植经济林木已成为广大农牧民的自觉行动。据统计,去年全州林改三个试点乡镇共完成种植核桃等经济林3万亩,占全州10%。

  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迪庆州结合实施公益林建设及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发展核桃、云南红豆杉、桑树、葡萄等特色林产业。

  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州广大农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明显增强,“管好自家山,看好自家林”的意识增强了,林农加强巡山护林,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按两类林(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分类经营管理的理念已初步得到了群众认同,经“大稳定、小调整”工作,两类林区划结果重新履行了群众认定程序,增强了两类林的权威性。全州集体天然林和集体共管林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得到了有效保护。截止目前,迪庆森林覆盖率高达73.9%,率居云南省第一位。

【编辑:闻育旻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