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收购打响"攻坚战" 农民如何不再靠天吃饭(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夏粮收购打响"攻坚战" 农民如何不再靠天吃饭(4)
2009年07月24日 08:02 来源:CCTV经济半小时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记者:"那一亩地能赚多少钱?"

  肖彦春:"一亩地能赚500多元钱,500元、600元这样。"

  与肖老汉相比,怀远县找郢乡时湖村的彭玉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小麦出现了芽麦,无法达到最低收购价的标准。

  蚌埠市怀远县找郢乡时湖村村民彭玉彬:"我家属都要哭了。"

  就在老彭为卖不出粮食而发愁的时候,6月底,国家粮食局等有关部门,紧急出台了一份针对受灾地区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工作的通知,放宽收购标准。将过去的小麦不完善粒8%的收购标准,放宽到20%。以8%为基数,每高出一个百分点,扣该等级收购价的0.5%。

  老彭家10多亩耕地今年共产下了近7000斤小麦,几乎全部出现了芽麦,其中20%不完善粒的粮食,按照放宽以后的标准卖给了粮站。

  记者:"它的品质是不是下降了很多?"

  安徽省怀远县粮食局局长王友芳:"品质影响不大。"

  看了老彭的故事,我们一定会问,老彭10多亩地3500公斤小麦只卖出去20%,这样的比例老彭还是亏本,但是老彭却不是这样认为,因为剩下的80%小麦他还另外找到去处,这算盘一打,老彭只赚不赔。

  采访时记者还了解到,去年由于粮食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为了有一个稳定的收入,农民按照最低收购价基本上将小麦全部卖给了中储粮库和地方粮库,形成了一枝独秀的市场。而今年市场的价格与最低收购价基本持平,面粉加工企业、粮食经纪人以及饲料加工企业纷纷进入市场直接从农户手中收粮,给农民卖粮带来了更大的空间。

  记者:"芽麦对你们生产面粉有很大影响吗?"

  安徽省蒂王集团鸿翔面粉有限公司董事长汤世强:"也不大,我抓一点给你看看,它这上面如果有一点点黑头,你看这上面,国家也是完全可以收购的,黑头的如果生产出面粉是这个比例一百斤小麦能生产75斤,有带一点黑头之后它也能生产到73斤,就是这个面粉厂它的附加值稍微低了一点点,影响不是很大的,对面粉的品质也不是影响很大。"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尽管国家放宽了收购政策,但是还有很多农民手中的芽麦甚至达不到国家放宽的标准时,农民还有另外一条路可走,就是把这些粮食直接送到加工企业。

  记者:"你的7000斤面粉除了20%卖到粮站之外,其它的全卖了吗?"

  蚌埠市怀远县找郢乡时湖村村民彭玉彬:"对,卖掉了。"

  记者:"卖到加工厂了吗?"

  彭玉彬:"对。"

  记者:"加工厂给你的价格是多少?"

  彭玉彬:"8角3分那样。"

  老彭手里剩余的80%的小麦就是这样卖掉的,价格同样是每斤8毛3,老彭从中赚到了4548元。与去年的6480元相比,老彭今年在减产斤3000斤的情况下,赚回了5710元。

  安徽省粮食局调控处处长许维彬:"我们测算了一下,全省预计大概能收120亿斤小麦,如果按照每斤小麦的价格,比去年同期提高1角3分来算,全省农民大概增加收入15.6个亿。"

  农业社会化服务迅速发展有效促进了夏粮产量和农民收益的增加

  旱灾、强降雨,半年两次大灾,安徽冬麦区的农民却还实现了收入增长,这应该得益于国家近几年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2009年,中央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项补贴1230.8亿元,比上年增加200亿元。而除了资金支持、科技支撑,农业社会化服务迅速发展也有效地促进了夏粮产量和农民收益的增加。

  2006年,执行最低收购价的第一年,经过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批准,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正式挂牌成立。

  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副总经理葛亮:"开展国家政策性的粮食交易活动。"

  由于开通了网上交易平台,由传统的举牌竞价到现场电子竞价,形成了远程网上交易同步进行的新模式。

  葛亮:"现在的目前方式是采取集中委托,过去是采取分散销售,采取这种集中委托的方式它的优点在于交易平台成了一个交易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和一个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7月21日,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记者看到,产自黑龙江的玉米正在交易中。交易市场副总经理葛亮告诉记者,交易市场的品种繁多,中央及临时储备的稻谷、小麦、玉米以及临时储备的进口小麦、中央储备食用植物油等所有政策性粮油,都可以在这里进行交割。

  记者:"你们从每一笔交易当中收取多少的交易手续费?"

  葛亮:"我们按照当时最低收购价招标的要求,我们当时是最低的是千分之零点八。"

  和其它的交易不同的是,粮食批发交易市场这里全部是现货交易,但是买卖双方却没有直接的现金交易,买方把全额货款打到批发市场,由批发市场带其结算。

  葛亮:"我们在后期的销售过程中,基本上卖方的企业和买方的客户是没有直接的资金往来,而由批发市场代为结算,这样我们在规定的结算期结算完成以后,我们会根据关规定把货款交给财政,或者是归还农发行贷款,这样有效的保障这个资金的安全。"

  半小时观察:让农民不再靠天吃饭

  夏粮收获将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连续6年增产,终于打破了以往粮食连续两三年增产之后就会减产的"怪圈"。正像节目中所看到的,这个奇迹的取得并不在于老天爷风调雨顺。相反,在2009年国内遇到了一个多年罕见的重灾之年,国际上受金融危机影响,农产品价格暴跌。在内外部环境都不利的情况下,还能创造夏粮生产奇迹,打破农业生产怪圈,更主要的力量来自国家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200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强调,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中突出加强农业基础的保障作用。2009年,备受关注的"中央1号文件"再次锁定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尤其是大幅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实施临时收储制度,粮食收购托市,让农民吃了定心丸。

  与此同时,《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增粮千亿斤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的发布,进一步营造了稳定粮食生产的政策环境。各地积极出台配套措施,加大对粮食生产和农业的投入。利好政策紧密出台,强农惠农真金白银,有效调动了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激发了地方重农抓粮的主动性。在和天灾的较量中,政策利好加上农民增产增收的信心赢得了胜利。

  农业稳,天下安,胡锦涛总书记就强调指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首先要把农业稳住。只有农业政策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农民种粮才能依然充满信心,粮食生产才能突破天灾带来的困境。(主编:周人杰 记者:王亚丹 摄像:徐胜)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