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钢企"齐向海外找矿 要养成"养鱼"习惯(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国"三大钢企"齐向海外找矿 要养成"养鱼"习惯(2)
2009年09月01日 10:59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从“钓鱼”到“养鱼”

  在2009年全球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的背景下,铁矿石谈判仍进行得非常艰难,显然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料。究其缘由,中国钢铁业集中度不高、进口秩序混乱固然是一大因素,而国内钢厂海外权益矿过少、无力打破三大矿山垄断格局则是另一大关键。

  业内人士指出,与FMG达成“中国价格”,只能算国内钢厂追求自身话语权的起点。在此背景下,三大钢企齐向海外找矿的意义不言自明。除了三大钢企外,首钢、华菱等也都有所斩获。

  不过,纵观中国钢厂2008年末以来的海外资源收购,可以发现多集中于澳大利亚,特别是西澳地区。

  “这与澳大利亚较为开放的投资环境有关。但过分集中于此,被否的风险也会逐步增加。”北京钢联资讯总监徐向春表示。目前,澳大利亚的反对党已经以中国公司收购为题,向“中国味”浓厚的陆克文政府发难,这无疑给中澳双方后期的合作增添了一些不确定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钢厂以“投资地域多元”来抵御被否风险方面的意识正在提高。在武钢的收购对象中,出现了甚为少见的加拿大企业,并且公司还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寻求开发机会。

  宝钢方面,据内部信息显示,近期先后有蒙古国前总统和相关矿业公司CEO造访,双方还就加深合作以及铁精粉进口等事宜进行了洽谈。而所有这些合作对象,都是中国在铁矿石进口上的非传统区域。

  回归“大鱼吃小鱼”

  除了“地域多元化”外,投资对象的“中小型”和“四处开花”则是中国钢厂本轮收购的另一大特点。历数近期和国内钢厂达成合作协议的众多海外矿山,FMG算是其中名气最大的一家,但其2009年上半年对中国市场的发货量不过1414万吨,远不能和“两拓”相比。

  国内钢厂瞄准海外中小矿山,除了实力上的制约外,也不能不说是一大策略。中铝并购力拓失败的教训还让很多人记忆犹新。“不能总是企图‘蛇吞象’,要逐步回归‘大鱼吃小鱼’的正常逻辑。”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众敏指出。

  事实上,在华菱与FMG、宝钢与Aquila的合作协议里,都有协助外方矿山,从中资机构方面获得低成本融资、用以扩张产能的条款。李众敏也主张,除了“钓鱼”,中国企业还要养成“养鱼”的习惯。入股中小矿山并扶持其发展,无疑是这一策略的重要体现。

  不可预知风险多

  “应该说国内钢厂选择入股的这些海外矿山,大部分在铁矿石品位、远景储量上等条件都是不错的,收购价格也是合理的,”一位矿业资深人士指出。但除了数量优势外,这些中小矿山在配套基础设施方面的缺陷不得不令人注意。

  以澳大利亚铁矿石资源最为丰富的皮尔巴拉(Pilbara)地区为例,“两拓”几乎掌控了这里的港口和铁路设施。离开这些基础设施,再多的铁矿石也没法顺畅地往外输送。为此,FMG费了很大力气,并在2008年时一度上诉至澳大利亚公平竞争委员会,才获得了使用上述基础设施的权利。此外,在中国企业投资密集的澳中西部(Midwest)地区,围绕Oakajee港口和铁路项目的开发权,由多家中国央企支持的Yilgarn公司就曾在2008年竞标时输给过日本三菱财团出资的OPR公司。

  除了在物流和基建设施上的不可预知风险外,中国钢厂在海外资源收购时的无序性也值得担忧。目前各家企业在海外都是各自为战,缺少一个领唱者。而反观日本,海外资源收购多由三井物产、三菱商事这样的商社型组织出面运作,而新日铁等钢铁企业则隐居其后。

  对此,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顾问邹健指出,中国钢厂要重视海外投资风险,开发国外矿产资源要量力而行。要达到上述要求,首先需要建立海外矿产投资的风险防范体系,其次要防止中国企业在海外恶性竞争,建立行业协会引导、政府协调、有序开发的海外矿产投资机制。(记者何欣荣)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