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占领高端(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占领高端(2)
2009年09月07日 18:14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稳外资,更要提升水平”

  吸收外资是推动中国外贸飞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对此,陈德铭有切身体会。1994年,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建立了中新苏州工业园区。陈德铭自1997年调任苏州后,为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经济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缔造了著名的“苏州模式”。

  他说:“吸收外资只是建立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的目的之一,更多的是学习开发区建设、管理的经验。比如,新加坡外资一站式审批的亲商服务,对我们就有借鉴意义。”

  “苏州模式”是中国利用外资的成功缩影之一,正是在一个个成功探索的带动下,从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到中西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招商引资的浪潮,从比硬件,到比软件,从比数量到比质量,中国吸收外资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没有一家外资企业,如今,中国吸收外资已连续17年居发展中国家之首,并成为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第二大国家。

  吸收外资使中国的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商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几十年前我在国外看见的那些品牌,现在国内就有,而且许多还是‘中国制造’。现在出口商品中一半以上是外资企业在中国设厂生产的。” 陈德铭说。

  受金融危机冲击,今年以来中国吸收外资连续出现负增长。商务部出台了完善服务和优化投资环境等稳定利用外资规模的政策措施。

  “中国有好的投资环境和好的劳动力资源。中国13亿人口正处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阶段,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尤其沿海地区有发达的基础设施,这也是中国的吸引力所在。”对于吸收外资的前景,陈德铭充满信心。

  不过,陈德铭也坦言,“现在一般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能力已经相对过剩,引进外资更重要的是要调整结构,提升水平,引导外资在更高端的领域和我们一起发展。”

  在“引进来”的同时,我国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历史经验证明,大部分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一个先“引进来”,再“走出去”的过程。现在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拥有比较充裕的外汇储备,有“走出去”的经济实力,同时也有“走出去”的现实需要。

  “比如,如果我们能通过并购等方式获取国际营销网络,就能更快地向全球推广自己的品牌商品;在国外组建研发中心,就可以提高中国制造的设计水平。”陈德铭说。

  “扩消费,必须抓流通体系网络建设”

  商务部办公大楼坐落在北京最繁华的地段,对面就是久负盛名的王府井商业区,这里购物中心、百货大楼、各种专卖店鳞次栉比,旅游购物的人潮熙熙攘攘。

  而回想改革开放前,陈德铭也像许多普通中国人一样,每个月拿着国家定额发放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去网点稀少的国营商店排队购买生活必需品。

  从装修简陋的国营商店,到时尚炫目的大型购物中心,新中国成立60年来,商品流通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变。伴随着商贸流通的日益繁荣,我国国内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目前,便利店、超市、百货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网上销售等新老业态均已现身中国。2008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万亿元大关,较1952年的276.8亿元增长了392倍。

  在城市商业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农村的流通状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国60多万个行政村,目前已有一半左右建有连锁的‘农家店’,2009年上半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首次超过城市。”陈德铭说。

  为适应中国经济形势的新变化,2003年我国组建了商务部,初衷就是要实现内外贸一体化。

  在陈德铭的亲自主持下,今年春季广交会设立了出口转内销专场,历史上首次邀请国内零售商到会采购。

  为弥补外需下滑对经济增长的冲击,今年以来,商务部出台了家电、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搞活流通、扩大城乡消费的一系列举措。“目前来看,这些应急之策在短期内拉动消费的成效显著,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

  但陈德铭同时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效果的边际效应可能也会有所递减,因此从中长期看,扩大消费、搞活流通的立足点还是必须抓流通体系网络的建设,尤其是农村物流网络建设。” 在谈到未来5年至10年商务工作的发展前景时,陈德铭表示,应“时时记住我们有13亿人口,有大量劳动力要就业,时时记住我们虽然‘量’大了,但‘质’还不高,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水平的任务仍然艰巨,我们需要加倍努力。”(记者雷敏)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