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00强:何日跨出大而不强的怪圈(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国500强:何日跨出大而不强的怪圈(2)
2009年09月11日 08:0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说,“我们的大企业要进一步走出去,利用世界市场发展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积累。”中国500大的净利润,基本上是在国内市场赚的钱,其利润率是美国500强的5倍以上。国内市场利润这么丰厚,而“世界市场”利润又是如此微薄,在这种情况下,要中国企业“进一步走出去”就有违市场逻辑,不符合资本和企业的特性。

  从世界企业发展史来看,跨国公司在成长之初,就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市场,做大与做强是同时进行的。国内市场不是他们的温柔乡,相反,他们把世界市场当成他们的温柔乡。中国反其道而行之,国内市场是企业的温柔乡,而世界市场却是他们的梦魇。中国资本、中国企业国际化,已经成了一个逻辑悖论。政府不可能改变资本的特性,官员不可能推翻市场的逻辑。中国500大想通过走出去来做强,首先必须走出国内市场这个温柔乡,从市场的逻辑怪圈中突围出来。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说得好,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瓶颈主要是,第一,我们到国外收购的经验还不充足。比如中铝收购力拓,本来煮熟的鸭子又飞了,而且被人家耍弄了。现在随着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大,中国企业实力在增加,我们面临着走出去的时机,面临着向跨国公司发展的过渡,现在的企业只是在国内强,还谈不上跨国强大和出国强大,现在要培养自己的跨国人才和与国际企业打交道的经验。第二,我们的企业与世界上大的500强企业相比还缺乏熟悉金融和资本运作的人才,所以中国的企业主要是在国内,在走出去的背景下,要培养跨国公司的经验,要了解海外金融和资本市场的运作。

  民营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略感欣慰的是,在入榜的500强企业中,民营、非垄断性企业排名虽然不靠前,但所占比重开始逐步提高。其中我们看到,沙钢是中国企业500强,更成为首家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民企。

  民营500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创新精神和消费者至上理念,垄断企业真应该虚心学习。

  此外,美国金融危机对美国民营企业形成强烈的市场冲击。而中国的各大垄断企业不仅只“感染”到较小的金融危机,更在国家政策的护佑下一路安全通过。反观美国民营企业,在如此恶劣的市场环境下,仍然创造10.69万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可见其在大风大浪中顽强的生命力。而中国的民营企业呢,却呈现“国进民退”的态势,联想从去年的28名退居到今年的50名,海尔从去年的34名下滑到今年的48名。相比之下,我们看到的是垄断企业的强势和民营企业的生之维艰。

  有人说,我们最大的软肋是,有大企业,却没有大品牌,不说世界级的大品牌,就连在国内叫得响的品牌也很少见。品牌是一个企业、特别是一流企业的灵魂。中国一些大企业没有大品牌,企业性质和企业规模的无限度扩张导致企业不可能专心做好品牌。“中国企业500强”就像是一面镜子,它照出的不仅仅是经济形势和我国企业的实力,也照出了市场经济背后隐身的行政权力。

  当然,更重要的是,国企的壮大,也意味着民企相对弱小。所以,在这面“中国企业500强”的镜子中,也看到了一些民营企业的生存困境。

  日本战后30年,出了索尼、松下、东芝等一系列世界级的大众消费类企业,并且都曾推出了行销全球的独创产品,比如,1979年索尼发明了“随身听”,1985年东芝发明了笔记本电脑灯。大众消费类企业的发达,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日本经济的短板。在20世纪世界出现的重大发明和新产品方面,日本整体来说贡献不大,然而在32项重大产品的商品化方面,美、欧分别只有6项和2项,日本竟有24项。甚至连韩国这样的“四小龙”,都有三星、LG等世界级的消费品牌。企业之伟大,要么像微软、谷歌能够独创盖世奇功,要么像索尼、丰田管理内功深厚,要么像可口可乐、奔驰宝马独领风骚、一统江湖数十载,这些可都是伟大的民营企业。只有这样的“龙虎榜”才是真正让百姓自豪的“英雄榜”。

  与之相比,中国改革开放30年,至今还没有出现一个大众消费类的世界知名品牌。几年前,在这方面被寄予厚望的是海尔、联想和TCL等,但从几家企业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其路尚远。

  到目前为止,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人口已超过1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超过60%。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企业从最初的小摊小贩,历经重重阻碍终于长成撑起国家经济半边天的大树。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民营企业就一直都被视为国有、集体经济的“补充”,所有制的歧视无处不在。

  有人曾对各种类型企业的平均寿命做过统计,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40年,跨国公司平均寿命为12年,中国大中型企业平均寿命7-8年,而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3年。这种现象的存在固然可以归结为民营企业缺乏战略管理和有效的组织构建,但是,其中的体制性因素我们也不能忽视。姜虹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