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四大金融专家纵论货币政策(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国内四大金融专家纵论货币政策(3)
2009年09月13日 03:29 来源: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这一轮提振经济过程中,我们能否防止中国经济旧病未除又添新病?

  从历史上看,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带来的教训也有不少,除房价飙升,催生资产泡沫以外,还会带出包括通货膨胀、银行呆坏账增加等等一系列风险。在这一轮提振经济的过程中,我们能不能避免、减少这些副作用,防止中国经济旧病未除又添新病?来看看专家开出的药方。

  从刚刚公布的数字来看,银行资产质量有所提高,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只有1.8%,比年初还下降0.64个百分点。究竟应该如何清醒地看待这一数字呢?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陈雨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陈雨露:“2008年年底的时候是2.45%的不良贷款比例,那么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有1.8%几,1.8几,那这个的话,实际上是因为什么,实际上是因为你的基数扩大,因为你新增的贷款大了,分母大了,所以你不良贷款的比例就下来了。”

  记者:“对于银行的资产安全问题,现在放下去的贷款,最长是3年之后才能看得出来。”

  陈雨露:“你说得很对,因为我们这一次的话,我们新增的贷款量是以中长期贷款为主,真正不良贷款的量,这个分子可能要在几年以后那么能够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脑袋应该非常清醒。”

  前不久,中国银行业协会刚刚发布了对中国部分银行家的调查报告。有55%的银行家认为未来会出现不良贷款的上升和暴露,但约90%的银行家预计自己所在银行未来三年内不良贷款率将控制在5%以下。这个调查佐证了陈雨露的观点。这份调查报告还显示,有56%的银行家认为中国宏观经济走势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在特定行业还存在不确定性。对于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62%的银行家持谨慎态度,21%认为金融危机已经探底。对于未来走势的判断,决定着我们当前的货币政策究竟该往哪一个方向进行调整。

  记者:“货币实际上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是衰减的,现在也有一种担忧,我们中国经济的复苏,随着货币对实体经济作用逐渐衰减,那么下一步怎么来推动经济刺激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哪里,会不会出现不是V型而是出现W型?”

  李扬:“我本人就是觉得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像W型实现的可能性会大于V型,因为这一轮的恢复基本上靠的是政府投资,靠着非常强的,产生政府的支出需求和这种政策性的一些刺激,那么政府究竟它的力量是有限的,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应当说是民间经济整个企业发挥主导作用,于是经济的真正的恢复要取决于民间的资本的动态,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民间资本基本上还在观望。”

  记者:“二次探底时间会在什么时候?”

  李扬:“这个不好估计,你像现在经济受到刺激有向上的趋势,一般惯性能到明年上半年,如果说再没有新的一些刺激政策,如果说明年资本没有相应的跟上,那到明年中、明年下半年就会显示出来。”

  李扬对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同时也得到了陈雨露的映证。在他看来,尽管经济数据纷繁复杂,有喜有忧,但是决定货币政策最关键的条件非常清晰,着这个标准下,央行进行的动态微调是非常及时的。

  陈雨露:“8月份这个拐点的话终于出现了,所以说我们应当说这是上半年的宽松货币政策是至关重要的。”

  半小时观察:如何警惕和防范风险

  温家宝总理在夏季达沃斯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将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并不断丰富和完善一揽子计划,及时发现和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同时,警惕和防范包括通胀在内的各种潜在风险。

  事实上,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万能药,也没有某种十全十美的经济手段,能够一夜之间把金融危机带来的恶果化为无形。我们实施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是这样,一方面它在给步履沉重的宏观经济紧急输血,另一方面,通胀、泡沫、坏账这些大家不愿见到的风险,也紧随其后。

  面对经济风云变幻,我们该如何面对今后可能会出现的通货膨胀?这既需要我们的决策者能有更多的智慧和前瞻眼光,让政策更平衡,同时还需要我们未雨绸缪,提前准备抵御通胀、吸收泡沫的预案。如果热热闹闹的投资大潮中,只看到一些大型企业跑马圈地,吸收了绝大多数劳动力的民间资本却只能作壁上观,如果银行放出的大量资金找不到有希望的好项目,只能继续堆积在几个传统行业制造过剩的产能,或者竞相奔向股市楼市,即使货币供应没这么多,也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现在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好比在大旱天里开闸放水,只有下游渠道通畅,源头活水才能流向干涸的田地。否则,就是在人为制造一场洪水。不仅对中国,对每个走在复苏路上的国家,这个道理都适用。

  (记者:鄢闻余 摄像:徐胜、樊建恩)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