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驾临” 信贷资金流向能“审”出什么?(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审计署“驾临” 信贷资金流向能“审”出什么?(2)
2009年09月21日 13:29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进程:渐行渐近

  审计署对银行信贷流向问题关注已久。

  伴随着国家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公布,审计署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促进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工作中要监督各地在扩内需、促发展、保增长的过程中,有没有出现违背中央方针政策的情况。

  2009年年初,审计署曾发文,要求2009年的所有审计工作,都要把检查中央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作为重要内容。

  2009年2月份,审计署表示,2009年会加大对4万亿元投资中的重特大投资项目、重特大资源环境保护项目、重特大民生工程项目等的全程跟踪审计。

  2009年一季度,审计署在对中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审计中发现,一些基层银行审核把关不严,部分贴现资金未注入到实体经济运行中。审计署建议,特别要加强对票据业务贸易背景的真实性、票据业务操作的规范性以及假票据等方面的现场检查。

  据悉,此次主要调查银行信贷有没有流向国家限制的行业,是否用于扩大内需,是否用于国家支持的产业。

  此外,按照2009年5月18日发布的《审计署关于中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审计情况》的安排,2009年审计署将对农发行、农行、进出口银行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及重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执行国家金融政策情况进行审计调查。

  目的:护航宏观决策

  据媒体报道,部分受访银行人士指出,近期已经有一些来历可疑的资金从股市闻风而逃。

  作用不止于此,孙茂辉估计,此次信贷流向方面的审计,更主要的目的是“防止这些事情以后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这会造成有令不止,造成整个最高宏观决策层,其政策跟实际效果脱节,使整个宏观经济政策信号失真。”

  孙茂辉的意思是,国家此次信贷流向审计的本意,在于摸清资金流向,一方面总结教训,将来更好地控制信贷流向,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为整个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对后续的政策,甚至包括如何退出现有的经济刺激政策方面的步骤、方法等,借机进行调整。

  虽然审计本意为护航宏观决策,但是时红秀认为,“原则上讲,所有检查都只是所有政策或机制的辅助。如果一个检查,成为要纠正整个信贷流向问题的手段,要考虑的恐怕不是检查问题,而是我们的大政策有问题。”

  时红秀表示,信贷流向有问题,确实可以采取加强监管、更多约束、更多引导等控制措施。但理论上,好的政策,应当引导资金往国家所希望的方向流动,应该是监督成本越来越少。“如果结果不是这样,可能我们要考虑信贷政策制定者本身了。”

  具体到信贷流向,时红秀认为,最需要质疑的不是检查手段或检查方式,而是大规模的投资导向政策自身是否有问题。所有理性的经济主体,“他们面临的信息和风险,比政府要清楚得多。”

  如果所有的银行都按照国家宏观政策投放资金,将来产生坏账后,谁来负责?谁来审计政府?“现在我们已经发现,2009年年初需要振兴的产业,已经出现了不少过剩。过剩是物质状态,价值状态就是不良资产,这些不良资产出现后,怎么审计这些银行机构?谁来审计政府?”时红秀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忧虑:审计监督恐力量有限

  回首历年历次的“审计风暴”,每每不得不惊奇于审计署披露出来的惊人消息,但往往最后的处理结果,总有些虎头蛇尾的味道。

  此次国家对信贷流向的审计调查,我们又该寄多大希望于审计监督身上?

  时红秀坦言,审计作为监督的形式之一,最主要的是其专业性,“这种工作很必要”。问题是审计监督人力、财力有限,覆盖范围有限,更无法实时监督,只能星星点点地、非连续性地操作。

  孙茂辉也表示,鉴于业务的熟悉过程,审计署往往审计周期比较长,最后即使审计出来一些违规结果,往往已经无法改变错误本身。此外审计署没有处分权,没有一种对监督对象有震慑力的处理方法。

  孙茂辉建议,银监会、审计署、人大,应该对政府层面的宏观政策、货币政策进行一种常态的监督。使得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制约,促使国家经济刺激政策达到原本确立的目标,使国家计划带来的负面问题降低到最低程度。(李萍)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