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组织专家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央组织专家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09年10月13日 09:26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期,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中央组织部连续召开多次《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征求意见座谈会,专门听取了来自地方、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工作者的意见、建议。

  人们注意到,这也是自2008年3月启动以来对规划所做的最新一次完善。而在此前,有关部门和专家已经开展了23个战略专题、14个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战略专题和5个规划纲要重点专题的研究,形成了42个专题研究报告及161个子课题研究报告。学习、研究、讨论、起草;再讨论、再研究、再修改、再论证……一年多来,起草小组共召开各类会议100余场,听取了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以及数百位专家和领导的意见、建议,数易其稿。征求意见稿形成之后,又通过组织程序发放各省区市,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中央企业,广纳良言。据悉,这个对中国人才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规划,将待进一步修改完善并报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后正式对外公布。

  编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求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件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大事。

  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看,人才资源无疑是中国最为重要、最有潜在优势、最可持续发展也是最为可靠的战略资源——抓人才队伍建设,就是抓国家的长远建设和根本性建设;从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看,科技与人才堪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编制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且紧迫的战略任务。

  实际上,这个“管”到未来12年的规划也是整个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方面:作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规划,它是在国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框架下,与科技、教育等发展规划相并列的一个专门规划,将在整个国家规划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热点话题之一】

  未来十几年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目标如何确定?

  编制规划纲要,首要问题是确定未来12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目标代表着人才发展的方向——既要鼓舞人心,又要切实可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把破题的思路,不约而同地聚焦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上。经过认真研讨,大家一致认为,人才强国战略内涵丰富,但其核心要求集中起来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中国必须依靠人才强国,实现现代化;第二,中国应该也能够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建成人才强国。从这个意义上说,完全可以考虑把今后12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定位于建设世界人才强国。

  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共识。因为,建设人才强国的必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有目共睹——

  规划专家、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说:“人才发展要紧扣国家发展总体战略。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把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形成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基础。”

  “建设人才强国更能体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赵忠贤认为,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姊妹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并在若干科技领域达到世界前沿或国际先进水平。能否做到这一点,人才是关键。华东师范大学人才资源研究中心教授叶忠海援引了一组数据:我国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39%,而创新型国家则高达70%以上。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这些,都与人才队伍创新能力不强息息相关。”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认为,按照世界银行的预言,超国界的移民以及发展中国家向工业国的人才外流,将是影响21世纪世界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我国人才发展要充分考虑这样的大背景,绝不能置国际人才竞争于身外。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兼职教授王辉耀介绍,国际金融危机前,全球约有30个国家制定了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入境的政策或计划,其中17个是发达国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虽然多国失业率上升,但美、欧、日等反而放宽了技术移民的条件,加紧高层次人才引进,而中国的优秀人才历来是发达国家争夺的重点之一。

  然而,仅有必要性显然不够。把中国建成世界人才强国,可行性有多大?专家们普遍认为,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人才强国,应从规模、素质、效能3个方面来衡量。

  一看人才规模。中科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说:“要成为世界人才强国,就得具备一定的人才资源规模。从体量上说,我国已是人才资源大国了,进一步建成人才强国将成为挡不住的趋势。”有关研究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底,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达1.04亿人。预计到2020年,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将达到1.8亿人,居世界第一或第二位。

  二看人才素质。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认为,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提升,必将为人才大量涌现特别是整体素质的提高奠定很好的基础。上海交通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石金涛等专家表示,衡量人才队伍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看是否拥有大量的专业人员,我国现在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占人才队伍总量已超过40%,今后还应有所发展。国家统计局统计专家王文颖分析测算后得出结论:2007年,我国主要劳动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8.6%,到2020年将达20%,接近部分经合组织(OECD)国家水平。

  三看人才效能。武汉工程大学副校长桂昭明教授通过对人力资本贡献率,以及从人力资源贡献率中分离出人才资本贡献率的测算,认为建设人才强国的目标可行:1978—2007年间我国人才资本贡献率约为17.03%,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到2020年,这一百分比有望达到35%左右。

  “随着我国国力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国际地位正在上升。向世界宣布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自信。”这几乎是所有专家的热切建议。

  【热点话题之二】

  如何定位“第一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党和国家提出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人才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进程中,通过什么途径来继续深入地贯彻落实这个战略思想,更好发挥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性战略性作用,这是人才规划纲要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专家们在研讨中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要把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真正变成全党全社会的一致行动,关键是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给予人才发展以更加突出的定位,切实把人才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中优先发展位置,以人才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专家们一致建议,把“优先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人才发展的核心理念。一些专家还认为,正在编制的人才规划纲要,实际上应是一个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定位的规划。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潘晨光认为,破解发展难题,走出发展困境,必须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真正靠高素质人才支撑发展,靠高素质人才到国际上去竞争。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刘伟等几位专家同时谈到,人才优先发展是许多国家实现经济追赶的成功经验,也是发达国家长期保持经济科技领先的重要原因。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显示,部分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时代30年的经济增长中,资本积累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到30%,而知识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则造就了70%以上的贡献。“在知识经济时代,没有哪一种资源的地位和作用能取代人才资源。”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王通讯说。

  人才资源是一种可持续开发的资源,也是一种越用越多的资源。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人才优势是我国科学发展最需培育、最可依靠的优势。

  如何做到人才优先发展?专家们讨论认为,人才优先发展的方针如果一经树立,就必然要求确立人才在国家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必然要将人才工作落实到国家和地区的重大立法、发展规划和重要政策上,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人才优先发展绝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内涵十分深刻,它应该还有一整套制度设计和一系列工作措施作支撑。”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表示。

  “人才资源要优先开发,一定意义上就是要优先发展好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认为。

  “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做到人才优先,当前比较急迫的是解决好人才资本优先积累问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刘福垣表示,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力资本投入水平较低。重庆市委研究室副主任林泽炎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目前,重物质投入轻人才投入、重资源开发轻人才开发、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吸引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赵振华说:“除加大政府对人才发展的投入力度外,还要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投资人才资源开发,建立多元化的人才投入机制。”

  “我国人才结构优先调整的问题同样十分重要。”中国人事科学院院长吴江认为,我国的人才结构性矛盾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分布结构不合理。

  “实施人才结构调整,要适应产业结构发展变化,重点推进人才在三次产业中的合理分布,支持人才流向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产业、现代农业等领域。”中国农科院人事局局长贾连奇说。长期从事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的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潘金云则建议,要主动适应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需要,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流动。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