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黄金投资特别红火?风险意识再次抬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黄金周黄金投资特别红火?风险意识再次抬头
2009年10月15日 14: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0月15日电 在经历了近半年的回吐之后,国际金价在9月初以来终于又重新攀上了1000美元心理关口之上。最新一期香港《经济导报》载文称,这一轮金价的上升,关键之处是在美元历经了近三个月的横行后,市场的风险意识再次抬头,投资者开始抛售美元,买进黄金等商品避险所致。

  相信这一轮金价的上升,关键之处是在美元历经了近三个月的横行后,市场的风险意识再次抬头,投资者开始抛售美元,买进黄金等商品避险所致。但要小心黄金同石油等商品一样,价格波动较大。回顾在去年3月18日时,国际金价首次创下1,032美元的历史新高,但仅两天便跌回到每盎司941美元,而在今年2月20日,金价亦一度攀上1,005美元高位,到2月底又滑落到900美元水平。近期促使金价突破千元的最大动力,正是美元下跌,投资者的避险意识再次抬头,其它影响金价的因素尚包括投资和对实金的需求。

  投资实金的考虑

  在黄金现货市场上,实物黄金的主要形式是金块和金条 (Gold Bullion) 等,也有金币、金质奖章和饰金。金条有低纯度的砂金和高纯度的条金,条金一般重400盎司。市场参与者主要有黄金生产商、中央银行,投资者和其它人士,其中黄金交易商在市场上买卖,经纪人从中赚取佣金和差价,银行则为其融资。黄金现货报价的差价一般为每盎司0.5~1美元,例如纽约金市10月2日收市报297.50/8.00美元。盎司(Ounce)为黄金的重量单位,1盎司等于28.35克。

  实金买卖包括金条、金币和金饰等交易,以持有黄金实物作为投资。可以肯定其投资额较高,实质回报因为投资的资金不会发挥杠杆效应,盈亏金额会较少,而且只在金价上升时才可以获利。一般的饰金由于买入及卖出价的差额较大,不宜视作投资,金条及金币由于不涉及其它成本,是实金投资的最佳选择。但要注意的是,单纯持有黄金并不能产生利息收入。

  在实金之中,金币也有两种,即纯金币和纪念金币。纯金币的价值基本上与其黄金的含量一致,价格也是随着金价波动,而又具有可鉴赏、套现能力强和保值的功能。纪念金币较多时更具有纪念某件事的意义,普通投资者难于鉴定其具体价值,因此对投资者质素的要求较高,纪念金币主要为满足钱币爱好者作收藏之用,投资增值的功能反而不大。

  提供实物黄金的机构非常多,不仅有商业银行也有黄金投资公司、黄金饰品店,但是同样是金条亦可能存在价格上的差异。不过,投资现货黄金有两个缺点,就是要支付储藏和安全费用,持有黄金也没有利息收入。于是通过买卖期货暂时转让所有权,则可免去费用和获得收益。每一张期货合约等于100盎司的黄金。中央银行一般不愿意通过转让所有权获得收益,于是黄金贷款和拆放市场由此兴起。

  谨慎看好金价者 可选理财产品

  如果投资者不敢承受黄金保证金投资 (期货合约) 的风险,又不满足于实物黄金所带来的低收益,但又想参与到黄金投资中,那么该选择什么样的投资品种?抱着如此心态的投资者可以选择结构性的理财产品。

  最近有银行推出的一款黄金ELN产品,正好符合投资者稳中求胜的心态。该结构性黄金票据参照目前每盎司约1,000美元的金价,认为未来一年黄金价格的波动区间不超过850~1,200美元的区间。

  这款结构性产品所设定的条件已比较宽松,投资者最终获得高收益的概率比较高。但是,如果未来一年内金价跌破850美元,则此产品最终只能拿到0.36%的收益。而如果未来一年黄金确实出现大牛市,金价突破1,200美元水平,那么投资者就不仅不能分享到黄金上涨所带来的收益,而且只能拿到0.36%的年收益。所以如果投资者坚决看好黄金价格可升上1,200美元以上,就不应该选择这一类理财产品了。

  早在4月份,外资大行美林(Merrill Lynch)就预测,在未来三年内金价将分三个阶段,上涨至1,500美元的高位。

  目前的金价已是2001年的3倍。最近几个交易日中,金价一直在1,000美元附近波动,仍未突破去年3月份所创下1,034美元的最高纪录。但市场风险溢价上升和美元再度疲软应该可以推动金价在未来一年上涨至1,200美元,能源价格的强势将进一步带动金价攀登上1,500美元大关。

  分析员相信,无论经济前景如何变化,金价都将会得到支持。如果经济陷入通缩,黄金就成为避险的天堂;即使各国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为通胀埋下了伏笔,黄金也能够保值。10月6日当天一举突破历史高点1,032美元,7日创下1,047美元的新高位,有望上试1,200美元水平。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