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凯:调整经济结构是最紧迫作务 主抓五个关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马凯:调整经济结构是最紧迫作务 主抓五个关系
2009年10月16日 15:00 来源:求是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不断丰富和完善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力度和节奏。在较短时间内,遏制住了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国民经济出现企稳回升的良好势头。当前,要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同时要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为经济增长打下更为坚实牢靠的基础。

  一、充分认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进一步凸显。结构不合理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外需急剧萎缩使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从经济增长结构看,在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中,外贸出口的大幅下降,成为拖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因;投资增长速度持续明显超过消费增长速度,表明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也不协调。从三次产业结构看,我国经济增长长期过多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冲击最大、降幅最深的是工业,已成为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的直接原因。从工业内部结构看,在外需收缩的冲击下,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出,在建产能逆势扩张势头强劲,同时近期一些新兴行业盲目扩张的趋势已然显现。从企业组织结构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还不够多、不够强,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从城乡结构看,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就业与收入,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们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的任务更加紧迫。从当前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最终胜利的根本途径。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才能使增长更上层次、更有后劲、更可持续。从国际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应对后危机时代激烈国际竞争的关键举措。当前,许多国家都在为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做精心准备,探索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如果仍停留在原有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上,仍靠低水平扩张维持一时的高增长,就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落伍,在未来的国际经济竞争中陷于被动。从长远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有着内在联系,互为因果。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有赖于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有赖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抓住了结构调整,也就抓住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牛鼻子”。从根本上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增长最终目的的内在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在客观上要求在结构调整上下功夫,使产业结构适应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发展和升级,不断适应资源结构及环境变化的要求,使增长动力更具可持续性,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客观地讲,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倒逼机制”。由于外需大幅萎缩,为保持经济增长,必须扩大内需才能弥补外需下降的影响,这就为调整内外需关系带来了机遇。由于工业增速在短时间内出现了“自由落体式”下降,为稳定经济,各地区挖掘服务业潜力,这就为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机遇。由于沿海地区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更大,从而使区域间产业转移加快,这就为区域结构调整带来了机遇。由于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企业兼并重组的机会增多、成本下降,国际市场并购条件宽松,这就为企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机遇。由于市场的收缩,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这就为产品结构调整带来了机遇。但也要看到,机遇转瞬即逝。随着经济回升和需求转旺,那些已经淘汰的落后产能有可能死灰复燃,那些本应淘汰的落后产能有可能得以存活,那些本已过剩的产能有可能再次扩张。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努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

  二、着力抓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发展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为此,要正确把握和处理五个关系:一是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关系。既要通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结构调整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又要通过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使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是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结构调整必须全国一盘棋,使局部成为全局有机协调的组成部分,防止出现局部结构“合理”而整体结构恶化的结果。三是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动结构调整。四是近期与长远的关系。既要有效缓解近期突出矛盾,更要立足长远,着力解决深层次问题,使近期调整有利于促进长远结构优化。五是国内与国际的关系。既立足国内实际和自身优势,又要树立全球视野,瞄准国际产业发展和世界经济结构演变的方向,推动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调整需求结构,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和稳定外需的同时,着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从我国情况看,调整需求结构的关键在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的根本在于扩大消费,这是我们必须始终牢牢把握的工作着力点。一要提高消费能力,使人们有更多的钱能够消费。这是提高消费需求的基础。为此,要把“蛋糕”做大,在发展经济、扩大就业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要把“蛋糕”切好,着重提高广大农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二要改善供给结构,使生产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要大力培育消费热点,着力扩大服务消费,积极发展新型消费业态。三要优化消费环境,使人们更加放心方便地消费。要加强商贸流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强化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四要引导消费预期,使人们能够增加即期消费。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消除居民在就医、养老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在扩内需的同时,要千方百计稳定和发展外需,保市场、扩份额,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