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市首日或受追捧 透支成长性未来受考验 (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创业板上市首日或受追捧 透支成长性未来受考验 (4)
2009年10月26日 10:23 来源:京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三问创业板“三高症”

  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人们对中国式创业板怀揣过各种各样的梦想,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创业板市场天然就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而眼下,首批28家公司备受质疑的发行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的忧虑。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和高超额募资比例的“三高”特点,不可避免地会令二级市场承压。

  1谁询出了发行天价

  统计数据显示,28家创业板公司平均的发行价格达到了25.43元,发行市盈率(静态算术平均)则达到56.6倍。其中,28家公司中的第一高价股为红日药业,发行价60元/股;而发行市盈率最高的则为鼎汉技术和宝德股份,均超过了80倍。

  明知贵得离谱,可又是谁冒着风险询出了这么高的发行价?证监会副主席姚刚日前表示,创业板定价完全按照市场投资者出价定,证监会没有干预。

  根据公开披露的发行结果,包括券商、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等在内的机构投资者,成为了参与创业板“打新”的主力。一位多次参与创业板“打新”的基金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股具有一定的稀缺性,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让机构“打新”更像是“一锤子”买卖。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认购到新股,有时候就不得不把价格往高了报。

  2 谁为亿万富翁买单

  与高发行价如影随形的是A股市场上最能撩动人们兴奋神经的“造富”传奇。这也许不是创业板专属的特点,却在创业板市场上登峰造极。

  据不完全统计,仅以发行价计算,首批28家创业板企业中就有70多名股东一步跻身亿元俱乐部。

  问题的关键是,资本市场终究是场博弈的游戏,这么多人在一夜间腰缠万贯,又该由谁来为他们的暴富买单?当我们用25元、30元甚至是50元的价格,战胜了重重对手,从别人手中接过他们用5毛钱或者1块钱廉价买来的股票时,谁能保证我们慷慨给出的溢价,能够在二级市场和企业未来的成长中得到相应的价值体现?

  狂热和激情终究会回归理性,创业板公司的超高价格显然也维持不了很长时间。3个月的锁定期后,那些追高买入者,难逃巨幅亏损的局面。

  3 超募资金是否资源错配

  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说到底是市场引导下的资源配置。对于上市企业到股市上筹钱,最理想的状态是,需要多少就融多少。可眼下,最令监管层和市场感到头疼的,恐怕是创业板企业普遍的大规模超募现象。

  数据显示,28家公司合计超募83.184亿元,平均每家公司超募2.971亿元。

  硬塞来的多余资金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超募资金该如何使用呢?监管层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紧急立规,深交所明确指出,创业板企业超募资金应同样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而且应当投资于公司的主营业务,不能用于开展证券投资、委托理财、衍生品投资、创业投资等高风险投资。

  企业的主营业务是否能够吞得下超过募集计划一倍还多的多余资金?一味要求将资金投向主营业务,是否会带来重复建设和资金使用效率的下降?资金如果只留在银行专户下无所作为,是否意味着是一种社会资源的错配?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