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犹太人”:客商“八大王”创富的传奇(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东方犹太人”:客商“八大王”创富的传奇(2)
2009年11月19日 09:01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珠宝大王”吴德芳:

  不抢同乡同族的生意

  创富史:

  1937年出生在马来西亚马六甲,祖籍广东梅县程江镇,是第二代客家移民,现为马来西亚多美金钻珠宝机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他白手起家,几经波折,建立起提炼黄金、生产金饰、工厂加工、金饰设计、批发、门市零售“一站式”经营的“珠宝王国”,年营业额达1.5亿令吉(合3亿元人民币)。从1985到1990年,担任马来西亚金钻珠宝商公会联合总会会长期间,设立了民办但公信力强的金饰标准局与检验局,奠定了马来西亚黄金首饰国际化的基础,被业界称为“珠宝大王”。

  对话实录:

  关于创业——“我的人生理念是忠诚、信义为主轴。当年之所以打金,是不想和哥哥竞争,我们客家人在外,不像潮商那么扎堆,一个人卖米,就一条街都卖米。”

  关于经商理念——“容易受热就容易冷,也就是说,热得快的冷得也快,我们客家人做生意,跑的虽然慢,但是很踏实。我做多美也是一样,好比建房子,地基要做好,地基做好了,房子就很快了。”

  关于客家文化——“没有根的民族很容易被时间的洪流冲走,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就是因为不忘根,不忘本,才在寄居地顽强开枝散叶……”

  “毛衫大王”吴惠权:

  为祖国,我可以什么都没有

  创富史:

  1956年出生于广东省龙川县新田镇,现为香港福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少年时代,遭遇“文革”牵连,被迫流浪,要过饭,1979年辗转来到香港。从时薪6元的洗衫工做起,四年后“斗胆”应聘利士毛衫厂厂长。1986年买下福新毛织厂,短短十几年间发展成为规模庞大的纺织工业集团,并在广州增城、新塘、河源等内地城市及美国、澳大利亚开设分厂,被称为“毛衫大王”。

  对话实录:

  关于苦难——“客家人自古以来就是飘洋过海、背景离乡,四处谋生,敢闯敢拼的。如果我年轻时没有经受过苦难,也许就不会有对成功的渴望,也许就只能永远做一个技术熟练的师傅,或是一个小厂长了。”

  关于“仇人”——“ 当年拿着枪批斗我和我父亲的民兵队长,后来就在福新集团工作,干了近20年,直到退休。对那些曾经伤害过我的人,我要宽恕、信任他们,帮助、照顾他们。”

  关于家乡——“我的根在这里,我投资6亿创办河源福新工业园,是为了帮助家乡的发展。为了河源,为了祖国,我个人可以什么都没有”。

  “东南亚钢铁大王”何侨生:

  做生意,我从不走捷径

  创富史:

  1945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祖籍梅州丰顺,在新加破创业。1967年高中毕业后加入了新加坡的瑞典STORA公司,在人们对“特殊钢”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销售特殊钢,并一直坚守,将这一极度“冷门”的行业做成了“热门”。1970年,与他人合资创办了隆英私人有限公司,以代理特殊钢和工具模为业务核心,1975年购下瑞典STORA公司在新加坡的厂房和其它资产。从此,隆英公司得到了飞跃发展,“东南亚钢铁大王”声名鹊起。

  对话实录:

  关于经商——“干我们这行一定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才能发展起来,一夜暴富是不可能的。做生意,我从不走捷径,每个细节都决定着成败。”

  关于公益事业——“我们手上会流过很多钱,甚至上亿元,但真正是自己吃的、用的,却是很少。无论谁都如此。你不可能把财富全部自己用光。趁有一些钱的时候,去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要不然人生短短几十年,没留下一些值得纪念的东西,也太可惜了。”

  “国货大王”余国春:

  与社会同步,与祖国并进

  创富史:

  1951年出生于印尼,祖籍广东梅县松口官坪村。1959年随父母定居香港,1974年从悉尼亚麦哥得大学毕业后返港,加入父、叔创办的裕华国货有限公司,开始其裕华生涯。他从襄理做起,逐步升任副经理、副总经理,到1986年起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正式接班,掌管公司及集团的所有业务。裕华数十年如一日的热忱服务,使其在香港中国、中侨、裕华、大华及华丰五大国货品牌的竞争激烈中愈战愈勇,裕华国货分店多达十一个,分布在香港各重要商业旺区,并向多元化发展,年营业额达数亿元,成为香港国货业的重要代表,余国春本人也被称之为“国货大王”。

  对话实录:

  关于国货——“走出国门的国货,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勇敢,更见证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我父亲1959年创立裕华国货,取的是富裕中华之意!”

  关于客商精神——“我很欣赏‘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梅州人精神’。我觉得,每个企业家对自己的企业都要有信念,有定位,要吃苦耐劳,这也可以说是梅花精神吧。”

  “从商一定要诚信做事、诚信为人,我觉得客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爱国、爱乡及为社会做贡献的精神。”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