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大城市遭遇“垃圾困境” 填埋场多存在渗透(5)——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内地大城市遭遇“垃圾困境” 填埋场多存在渗透(5)
2009年11月23日 10:39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广州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的高秘书长也表示忧虑,一些没有合法手续的垃圾收购站,其货车出入运送货物是否扰民?回收物堆放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就违背了垃圾分类回收的初衷。

   垃圾回收的中山经验

  前端:借力“收买佬”后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毗邻广州番禺的中山市,荣获过全国环保模范城市,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等荣誉,在垃圾处理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在垃圾分类实行7年来,也遇到与广州类似的掣肘,却想出了一些办法应对。

   瞄向数量庞大的城市拾荒者

  目前中山市的垃圾清运工作,基本上由政府下放给名城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负责,该公司的200多人每天穿梭在城区的各垃圾箱和转运站之间,进行城区所有垃圾的清运、压缩、转运工作。

  名城公司的苏经理介绍,城区里有1530多套分类垃圾箱,中山所有的有毒有害垃圾公司都派专人进行回收,“环卫工不会收灯管这类物品,会将它们放在红色(有毒有害品)垃圾箱里,等专人来收。”然后由垃圾转运站分开,最后运到中山市外的专业工业弃置废物回收处理公司处理。

  对于普通的生活垃圾,环卫工人和压缩站人员仅会对收回来的垃圾“扫几眼”,以免把可卖钱的塑料瓶等垃圾一起压缩进车,“那样就太浪费了”。

  分类回收的人力不足,中山将眼光瞄向了数量庞大的城市拾荒者,通过收编和适度放权监管,让“收买佬”废品回收得到相对规范。

  据去年不完全统计,中山城区有600多名无照流动收废品者在“揾食”,对这个阵容庞杂的群体,如何整治和规范管理考验城市管理水平。

  去年6月,位于起湾工业区的定点废品收购场里,523名废品收购人员陆续参加公开抽签,最后,250名废品收购人员获发牌在城区继续从事废品收购。这250名废品收购人员成为了宏万废品有限公司的员工,经过培训后上岗。

  另外一部分未被收编的“收买佬”则考虑转战城区附近镇区。

  对这些转战城郊的收买佬,中山也有自己的管治模式。

  名城公司的苏经理介绍说,这些拾荒者对大量的生活垃圾“情有独钟”,有许多的拾荒者跟专门的清运人员“抢垃圾”。后来名城公司便将收垃圾的权限开放给这些拾荒者,同时作为交换条件,这些人要帮忙打扫卫生、推垃圾车等。“他们会把可回收的垃圾拿走卖掉,剩下来的就运到转运站来。”这些行为竟促成了垃圾的“间接分类”。

  “毕竟是来源于民间,也没有强制性,做的仅仅只是粗分”,虽然苏经理对现在中山的垃圾分类效果“感觉很一般”,但对比国内其他城市,他觉得“已尽了力去改善”。

   将垃圾处理的末端做细

  中山市环保局宣教科副主任、工程师李耀松认为,垃圾分类是居民、小区、垃圾屋、中转站、垃圾场等各个环节都要配套的系统工程,在缺乏政策法规支持的现状下,目前要像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那样还不现实。在有些国家,对居民丢弃垃圾就进行十几个种类的细分,不细分的进行重罚。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