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荒引爆质疑潮中石油喊冤 发改委为中石油正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气荒引爆质疑潮中石油喊冤 发改委为中石油正名
2009年11月24日 09:31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1月中旬,随着全国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天气,令本已紧张的国内天然气供应雪上加霜。据息旺能源提供的数据,南京的用气缺口达40万立方米,占计划用气的40%。

  几乎与这场暴雪同时来临的,还有天然气即将大幅度提价的传闻。不少专家措辞激烈地表示,所谓的“气荒”,只是人为制造,其真正动机是迫使天然气提价。这场争议在昨天惊动了国家发改委。

  发改委为中石油正名

  昨日下午,一则消息出现在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上,消息强调“加强运行调节全力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

  针对外界对中石油、中石化保障天然气供应“出工不出力”的批评,消息中也给出了回应:“天然气生产企业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保持高负荷生产,千方百计挖掘潜力,合理安排检修,科学调用储气资源,积极组织进口,努力增加天然气资源供应。11月1日—20日,中石油日均供气1.8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

  中石油在中国天然气市场的供应份额约占全国总供应量的70%,面对外界的质疑,中石油觉得“很冤枉”。

  记者昨日从中石油内部获悉,进入11月以来,由于全国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造成华北地区、两湖地区、西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用气量增长迅速,导致天然气供需矛盾突出。其中,华北地区11月1日—16日日均销售天然气量是4161万立方,日均超计划768万立方,较去年同期增56%,是今年夏季的2.6倍。其中北京市的冬季供暖提前近半个月,日均用气较去年同期增57%,是今年夏季的3.3倍,目前用气量已达到夏季的5.3倍。

  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密集和猛烈的批评声,让中石油感觉到压力。在其官方新闻网站上,特辟一个专栏,介绍中石油如何全力保供,助各地御寒。“日供天然气近两亿立方米,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天然气价格仍然太低

  既然油气巨头们这么卖力保障供应,为什么仍会出现如此罕见的“气荒”?

  中石油规划总院油气管道工程规划研究所副所长杨建红对记者表示,此次天然气供给的巨大缺口,并非天然气资源不足,也不是保障乏力,而是天然气峰值供应能力跟不上。

  “与法国、俄罗斯等国家相比,中国地层结构不稳定,寻找可以建设大型地下储气库的理想地点非常不容易。建议城市可以尝试控制高峰用气量,让工业、发电用户参与高峰用气调峰。冬季高峰期可按照城市居民—社会公服—工业用气的顺序分级调减气量,优先确保城市居民用气。”

  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看来,尽管有各种客观原因存在,但是“气荒”背后最大的问题是天然气定价机制没有理顺。

  林伯强认为,“政府对气价的控制不仅影响了天然气企业获利,也助长了天然气消费增长。”林伯强表示,由于天然气价格过低且本身是清洁能源,带动了天然气下游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缺口在200亿立方米左右,2020年缺口将达到900亿立方米。

  杨建红对此也持相同观点。“政府目前对于天然气的重视仍然不够,天然气的价格与价值严重偏离,价格杠杆没有发挥调控供需平衡的作用。”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