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专家预言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四种结果(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权威专家预言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四种结果(2)
2009年12月07日 09:53 来源:金融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勇于承担亦坚决捍卫

  对于中国在本次大会中的立场,中国外交部已经有了明确的交待,即要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坚持“巴厘路线图”的授权。

  潘家华认为,尽管中国已经作出了难能可贵的超预期减排承诺,但发达国家很有可能还会要求给中国加码,对此中国应该坚决说“不”。“中国现有减排承诺已经偏高,甚至超过了发达经济体同期碳强度下降的幅度,实现难度已经非常之大。”他说。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还要发展,其现有能源结构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城市化进程也不能因为过度承诺而受到严重影响。总的说来,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已经体现出了罕见的勇气与担当,接下来应该做的是坚守与捍卫。(记者 陶冶)

  新闻链接

  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的“三股力量”

  气候变化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限于专业领域的问题,而是全球每一个国家都需要面对并承担各自责任的问题。出于各自利益的不同,当前的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分成三股力量——欧盟、伞形集团(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展中国家(77国集团+中国)。

  欧盟将自己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者,在节能减排立法、政策、行动和技术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欧盟强调美国应承担减排责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制定通过,与欧盟的积极推动有密切关系。但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盟的谈判态度走向消极,在资金和技术转让问题上,欧盟尤其缺乏诚意。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伞形集团国家的立场类似,中期减排目标低,且以一些发展中国家参与减排为前提条件。其中,最不积极的美国在奥巴马上台后态度有所转变,气候变化成为奥巴马政府首要政策重点之一,其清洁能源技术最近几年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不过,美国迄今拒绝接受《京都议定书》。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提出到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5%,不过同样把主要排放国家参与减排作为前提条件,且迄今未阐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来自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77国集团主席国苏丹的代表11月底在北京发表声明,宣布与会各方就谈判中有关重大问题形成一致看法,坚持《京都议定书》应继续有效,要求发达国家承担第二承诺期减排指标。此外,哥本哈根会议成果应涵盖长期合作共同愿景、减缓、适应、资金和技术转让等内容,并应考虑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非洲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特殊需求。

  有专家认为,气候变化谈判涉及全球各国,利益冲突错综复杂,一些矛盾根深蒂固。然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公平等基本原则要在谈判中坚持不动摇,要坚持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同举并重。各国之间,需要的是各尽所能,真诚合作。(新华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