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非法证券九大骗局 投资者须引以为戒(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揭秘非法证券九大骗局 投资者须引以为戒(2)
2009年12月11日 10:39 来源:北京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骗术4:出售炒股软件骗取服务费

  李某是北京一名投资者,他在电视上看到一名证券分析师大力宣传某炒股软件,声称该软件能准确解释股票买卖点,并根据软件推荐了几只股票。李某看见这几只股票确实在上涨,立刻心动拨打电视上的电话。接电话的业务员表示,只要购买软件成为会员,就有股票信息提供,绝对稳赚不赔。结果李某花费5000元购买该软件后不久,就发现该软件实际效果与声称的大相径庭,向公司提出退费。结果公司表示可以免费延期服务3个月,但李某据此购买股票却仍屡屡被套。

  记者观察:炒股软件风行一时,各有“奇”招。有的号称软件可以告诉投资者单只股票的机构进出,有的表示通过某种特殊技术指标能够看到最佳买点,还有的甚至表示每天进行黑马推荐。但是,投资者应该注意,不法分子在销售炒股软件的过程中,往往会夸大宣传软件的能力,并将证券投资咨询作为软件的后期服务,骗取服务费。

  骗术5:以内幕消息为幌子收费

  张某在家接到电话,对方声称自己是国内知名私募基金公司,拥有大量内幕信息,可以为其提供证券咨询服务。张某浏览该公司网站后发现,网站上公布了大量股票研究报告和行情分析,觉得该公司非常专业,于是缴纳了8000元服务费。但是最终发现,该公司只是一个皮包公司,并不具有投资咨询资格,8000元服务费打了水漂。

  记者观察:“内幕消息”,多么诱人的词!很多时候,投资者上当是因为他们抱有侥幸心理,愿意相信真的有稳赚不赔存在,愿意相信所谓“内幕消息”是真的消息。但是,换个角度想,如果真有那么赚钱的内幕,交个几千元别人就能告诉你吗?再说专业性,现在很多非法证券的网站都做得越来越专业了,原因很简单:研究报告可以用券商公开的,行情分析也可以用券商的,并不需要人力物力。投资者在投资咨询服务时,一定要核实对方的资格,明确对方的身份,选择合法机构和有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员。

  骗术6:荐股利益分成诱骗上当

  投资者王某接到某咨询公司电话,业务员表示该公司为专业证券投资咨询的服务公司,可以向投资者推荐股票,由投资者自行操作,利润三七分成。抱着试试的心态,王某同意与该咨询公司合作,第一只股票赚取1万元,王某按照约定给该公司汇去3000元。但之后推荐的几只股票却连续下跌造成王某亏损数万元,王某想向公司业务员讨要说法,电话却再也打不通。

  记者观察:对很多投资者而言,这样的荐股似乎毫无危害力。为什么?我既没有先给对方钱,也没有告诉对方任何账户密码,多么安全呀。很多投资者正是有着这样的念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上当了。对非法证券机构而言,给投资者推荐股票只浪费电话费,如果成功上涨了,不怕投资者不汇钱过来——谁不想赚了一次赚第二次。亏了,所有风险只能投资者自己承担。

  骗术7:以会员升级等名义一骗再骗

  于某3个月前交了5000元会费,成为某咨询公司的会员。但是这3个月以来,于某所购买的由该公司“高老师”推荐的股票却全部处于亏损状态,令于某非常气愤,向公司进行投诉。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推荐的股票都是涨停的股票,于某的亏损情况一定会查清楚。两天后,于某接到自称公司“白总监”的电话,表示“高老师”因为违反规定被公司开除,为弥补于某的损失,于某只要再缴纳8000元就能享受到38868元高级会员的待遇,保证能获得50%以上收益。为挽回损失,于某又给公司汇去8000元,但之后该咨询公司再无任何股票推荐,打电话过去也无人接听。

  记者观察:一再上当,不仅仅是因为非法咨询机构太狡猾,更是投资者太贪心。尤其是部分投资者为了挽回此前受骗的损失,缴纳更多会员费给非法证券机构,造成股票的亏损越来越大。甚至有不法分子假冒证监会、交易所名义,以弥补投资者损失为名进行诈骗。投资者一旦发现问题,应该立即向证监会、公安机关求证或者报案,避免进一步被骗子公司蛊惑。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