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产品涌现 投资配置需紧抓三类稳健性产品(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创新型产品涌现 投资配置需紧抓三类稳健性产品(3)
2010年01月11日 08:53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信银行理财分析师告诉记者,2009年以来这种信贷类理财产品的获得不错的收益回报,很多平均收益都超过了3%,是固定存款外一项较好的低风险理财产品。“虽然没有禁止,但是估计2010年此类理财产品的发行肯定会从紧的。不少投资者2010年要重新寻觅较为优秀的低风险投资工具。”

  信贷产品因低风险高收益受投资者青睐

  信贷理财产品的运作原理是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将其信贷资产装入信托资产池,打包成为理财产品,发售给客户。2009年,资本市场虽出现大幅回升,但远远未能让人们消除余悸。在债市、货币市场无亮点的市况下,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在银行稳健类理财产品中最受青睐。

  信贷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高普遍高于银行存款,且多年来并未出现亏本现象,具有良好的收益与风险组合,深得广大投资者的青睐,近年来“长盛不衰”。理财分析师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这种信贷类理财产品的获得不错的收益回报,很多平均收益都超过了3%,是固定存款外一项较好的低风险理财产品。

  2008年我国实行信贷额度控制,为了规避信贷额度控制,发行了不少信贷理财产品。2009年下半年信贷有所紧缩,信托类信贷理财产品也呈爆发式增长。

  据普益财富公布的数据统计,去年1—7月,银行的信贷理财计划共发售1000多款,超过去年同期银行信贷理财计划发行总款数的900款。进入三季度之后,此类产品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去年11月信合作产品中信贷类产品发行量占比超八成。去年前11个月,公开披露发行规模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7594亿元。

  专家提示:

  信贷产品的信用风险值得关注

  对于信贷理财产品新规规定今后商业银行必须实现信贷资产与其所有者剥离,然后再对资产进行评估定价,最后销售给投资者。

  郭田勇分析表示,尽管有诸多优势,但是作为“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信贷类理财产品仍存在风险。“从表面上看,该类贷款的所有权通过信托公司转移了出去,但现实中,如果借款企业出现信用风险,往往由银行提供贷款,因此绝大部分的风险仍留在银行。”

  其次,某些理财产品甚至用新发产品发行解决到期兑付问题,这种“无本取贷”的模式更是加剧流动性风险,随着产品规模的扩大,风险也逐渐积累。加之表外贷款不在账簿上显现,监管层无法得知银行业的信贷规模,更无法知悉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从而给监管带来很大障碍。因此,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叫停亦有其合理性。

  卓越理财分析师也表示,信贷理财产品打包的一般是银行的优质信贷资产,其核心是信用。但值得警惕的是,在市场需求旺盛的形势下,部分金融机构为争夺市场,逐渐出现了以次充好、偷梁换柱的现象,一味宣传高额收益率以吸引客户,对信贷项目质量、风险评级甚至投资方向等关键因素却语焉不详。这样的营销陷阱,需要投资者重视和防范。

  判断信贷类理财产品的风险度,有一个很质朴却实用的思考方法:银行目前六个月至一年商业贷款利率是5.31%,如果某信贷类产品号称年收益率7%,也就是说,产品的融资方企业愿意以7%以上(信托公司费用、银行费用等)的成本来融资,那就应加以警惕了。为什么呢?答案是银行不愿意贷款给它。(黄倩蔚 彭国华)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