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国际品牌服装贴牌加工重要生产基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国成国际品牌服装贴牌加工重要生产基地
2010年01月20日 22: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温州1月20电 (记者 李飞云 通讯员 王迎跃)据温州海关统计,2009年温州空港进口服装以及衣着附件2640.8万美元(以下简称服装),比去年同期下降10.6%,进口货值占浙江省空港进口服装总值的63.6%。原产地为中国的进口服装占进口总额20.6%,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中国已成为国际品牌进行贴牌加工的重要生产基地。

  2009年全年温州空港服装进口保持平稳态势,中小规模进口企业进口下滑明显,大部分进口货值降幅在20%以上。

  原产中国的进口服装比重增加。意大利、中国、土耳其、突尼斯等地是温州空港服装进口的主要原产国。2009年,温州空港自意大利进口服装873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33%,居进口来源地首位,比去年同期下降31 %。此外,原产地为中国的进口服装达到544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0.6%,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据了解,原因是中国已成为国际品牌进行贴牌加工的重要生产基地。

  受金融危机直接影响,2009年温州空港服装进口出现负增长,据温州海关分析原因是进口商有计划减少了进口。出于对2009年经济形势不乐观的估计以及2008年出现的积压较多的问题,部分品牌服装进口商主动调整了进口计划,减少了进口。

  其次是国外品牌服装供货商抛弃代理商的政策影响了进货量。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欧美日等传统品牌服装市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国外品牌服装供应商更加依赖中国市场。过去10年,全球各大奢侈品公司都在中国进行小规模的试探性投资,主要是通过与代理商合作进行。金融危机使欧美奢侈品销售市场受到重创,一些国际品牌的重点正在从欧美转移到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品牌商为掌控利润,设法减少代理环节,逐步收回代理权,而曾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代理商群体,很可能成为这波战略转移中的牺牲品。因此,代理商为了避免在合同到期后仍有积压货物,不得不主动控制进口量。

  还有进口服装代理商的利润空间压缩减低了进口积极性。为了鼓励代理商大力推销自己的品牌,国际品牌服装公司给代理商较大的利润空间。同时国际品牌服装的代理资格具有区域销售的排他性,代理的品牌若能获得市场认可,资金投入的回报相当可观。但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品牌商们直营店甚至抛开原有的打折规则,把代理商们迫上绝境。按原有惯例,新品上市3个月后才允许打折,现在是上市一个月就开始打折,之后就直接进入outlet(名牌折扣店)渠道。代理商们在利润空间大幅降低的同时,面临的是日益减少的顾客。代理商原先的巨大利润空间受到了挤压,进口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受一线品牌价格直线下降影响,原先利润丰厚的二三线品牌代理商收入也开始下滑。(完)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