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预期雷声阵阵 A股布局如何“相时而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加息预期雷声阵阵 A股布局如何“相时而动”?
2010年01月29日 08: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嘉宾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总经理 周金涛

  东兴证券研究所所长 银国宏

  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毕子男

  1月中旬央行意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加息预期愈演愈烈,对流动性的担忧随之笼罩市场。此前投资者普遍预期的“红一月”并未如约而至,2010年的A股市场走向似乎也更加难以把握。

  今年流动性问题会否成为制约市场表现的障碍?一季度大盘将如何表现?年中A股市场有没有系统性机会,是否还能达到此前研究机构预期的4500点区域?随着融资融券、股指期货业务渐行渐近,投资者的投资思路、投资方式和投资节奏应该如何转变?

  本期市场纵横,上海证券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专访多位业内专家,试图为投资者解答如何“相时而动”布局A股。

  不必对政策紧缩力度过于悲观

  记者:加息周期提前是否意味着政策退出已经开始?对今年可能出台的货币政策有什么预期?对2010年的宏观经济走势、上市公司增速,应当如何判断?

  周金涛:2010年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必然是前高后低的走势,这根本来源于欧美库存周期高峰对中国外需的带动作用,但库存周期的回落也是必然的,上半年发达国家补库存会加快中国出口增长,但下半年美国二次探底的风险则减弱了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而内需部分又基本不存在超预期的可能性,从而整个2010年就是在经济的复苏进程与退出政策之间反复博弈,其终极目的就是既保持经济的稳定,又为刺激政策退出做出部署。

  政策的前紧后松也是预料之中的,但没必要对政策的紧缩力度持过于悲观的态度,在刺扩张政策正式宣布退出之前,政府各部门实施的是且战且退的策略,如此一来,退出才不会造成经济的大幅波动。在此要分清基于刺激经济复苏的扩张政策的退出与经济运行过程中常规的调控。

  在这个认识下,今年货币政策将会从过于宽松走向适度紧缩,从数量控制走向价格控制,概括起来讲,央行以价格控制为主,银监会以数量控制为主,上半年数量控制在前,价格控制在后;下半年,数量控制将会放松。但这个过程中具有相机抉择特征,所以没必要把政策的导向一看到底。

  银国宏:2010年的货币政策从总基调来看基本是从紧,从政策退出工具选择来看,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及有选择调高利率也可以预期,但政策退出的时间点和力度对A股市场而言是不确定因素。

  按照目前中国经济复苏的力度看,在出口和民间投资2个层面还存在不稳定性,所以紧缩政策应当以数量工具为主,慎用价格工具。这样整个经济复苏的进程不会被中断,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势头也可以有效延续,全年增速应该在20%到25%之间。

  毕子男: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以及之前央票利率的上行,均表明了货币层面的收缩或者调整;如果将政策定义为广义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话,从这种意义上说政策退出已经是“进行时”了;如果将政策退出仅仅界定为利率调整,那么目前市场预期加息将会有所提前。

  加息作为价格工具有别于数量化工具,在开放式的金融经济环境下,制约因素较多。基于对当前物价上涨但还未到3-4%临界点的现状、现有的政策力度已经较强以及央票利率与存款利率之间还有差距所导致的时间窗口,总体上说货币政策相对于2009年将有明显调整,但是依然更多地以发行央票、提高准备金率等方式来体现,因为这两者均有空间,窗口指导也具有相当的有效性,加息的必要性大为降低,加息短期内难以成行。

  我们维持去年12月时对宏观经济的判断,在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国内出口将有较好恢复,出口好转也为“三驾马车”再平衡创造条件,投资增速将回落,经济总量的增速以及出口投资均趋向于历史上的常态水平,即2010年的经济总体呈现常态化特征,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在20-25%左右。

  流动性预期“吃紧”对市场影响更甚

  记者:在货币政策微调、大规模限售股解禁上市以及IPO、再融资常态化的背景下,您认为今年市场流动性会否吃紧?流动性因素会否成为制约2010年A股市场表现的障碍?

  周金涛:流动性的分析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二是实体经济的流动性。从2009年政府对资本市场“以虚彰实”到2010年“以虚补实”的定位变化看,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收缩是必然的,但是又不可能严重收缩,因为只有资本市场做大,融资才能做大。我们目前处于M1的拐点时刻,这是“以虚彰实”到“以虚补实”的真正切换点,在未来的半年中,流动性向实体经济的渗透还有一个滞后的效应,所以,不必对实体经济的流动性问题过于敏感,未来市场走势的关注重点是实体经济内部的真实需求,而不是虚拟经济领域的流动性。

  从我们观察到的M1、M2的累计同比与当月同比以及当月环比数据来看,流动性开始收缩,但这并不会对实体经济运行产生明显的影响。2010年流动性紧缩重点可能存在于两个时期,一是春节前后信贷投放过于宽松导致政府数量化管制而引起资本市场流动性不足的担心。这也是当前市场调整的原因之一,但这并非流动性紧缩,而只是流动性的释放变得均衡。真正应该担心的是二季度后期,国际资金从中国外流引起实体经济流动性不足的可能性。

  银国宏:我们认为不是流动性吃紧,准确地说应该是流动性预期吃紧。从目前的情况看,流动性最大的压力在于加息和快速扩容的双重挤压,历史上看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首次加息结果往往是股票市场上涨,但这次为什么这么担忧,关键就在于大家对加息后经济能否按照现在的趋势继续增长心里没底。

  所以,这是整个市场无法反映业绩增长在1季度可能加速的关键所在。至于快速扩容的压力主要在于银行为代表的再融资和IPO,因此这种影响更像是结构型的,或者说至多在指数层面因为银行股市值占比较大而形成压制,并不会影响到成长型股票的活跃。

  毕子男:2010年流动性将有所收缩,主要体现在政策导向下的信贷层面;但是,随着出口的好转,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将会影响热钱的涌动;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市场主体对股权资产配置的偏好将有所增加。

  因此,今年流动性将没有2009年几近泛滥的地步,但从全年角度看,我们对流动性对市场的影响持中性的判断,即当前23倍左右的估值水平是合理的;期间流动性对市场的影响将更多地以政策变动带来市场预期扰动来体现。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