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扩张政策退出后 中国既跟紧美国更关注通胀(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各国扩张政策退出后 中国既跟紧美国更关注通胀(2)
2010年02月03日 11:07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主要经济体利率政策动向(2008年12月截至2010年1月)

  各经济体“退出”策略对我国的影响

  (一)不利影响:国际热钱大量流出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近一年多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长较为稳健,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国际热钱大量涌入我国境内从事各种资产投机,加剧了我国楼市、股市等资产价格泡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滞留在我国境内的国际热钱高达数千亿美元。

  但随着各国流动性的逐步回收,特别是随着更多的国家开始加息,国际热钱利用各国利差进行的套利交易机会将会更多,从而可能吸引大量国际热钱从我国流出。

  与此同时,我国也在逐步收回市场流动性,同时对房市等价格泡沫明显的产业进行监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我国各种资产的投机机会,这也可能导致国际热钱从我国撤出。

  国际热钱的大量存在,除了对各种资产价格泡沫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外,对我国经济增长毫无益处。因此,国际热钱的流出本身并不是坏事,但我们应该谨防的是,国际热钱短期内大量流出我国,会造成我国各种资产价格急剧下滑,造成我国金融市场动荡。

  澳大利亚、越南、巴西等经济体继续加息,将导致这些国家和我国的利差进一步扩大,国际热钱将可能从我国转移向这些国家,造成国际热钱短期内流出我国。但我们认为,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健性和人民币的强烈升值预期依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同时鉴于越南、巴西等国巨大的通胀压力和有限的增长空间,这些国家继续加息,并不足以吸引国际热钱在短期内大量流出我国。

  我国主要应该防止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的退出策略将给我国造成的巨大影响。特别是欧美两大经济体市场流动性的逐步收回,将导致国际投机热钱的来源大幅减少或成本大幅提高,最终造成国际热钱的回流。而随着加息预期的日益强烈,欧元和美元的升值预期也将逐渐强烈,从而吸引大量的国际热钱转向欧美市场。

  (二)有利影响:有利于我外贸出口和防止大宗商品价格高涨引起的通货膨胀

  在我国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保持利率政策稳定的前提下,世界主要经济体采取的逐步“退出”对我国的外贸出口及防止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将产生有利影响。

  世界主要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尤其是加息,将产生当国货币强烈的升值预期,从而提高当国货币购买力,进而有利于我国商品的外贸出口。

  特别是我国主要出口市场———欧盟、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退出”将对我国的出口产生较大的有利影响。金融危机以来,为了刺激出口,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一直采取弱势汇率政策,大大增强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迫于日益强烈的通胀预期,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不得不考虑逐步向市场透露“退出”策略。而随着欧美“退出”策略的逐渐明朗,美元和欧元等货币的升值预期也将进一步增强,欧美等经济体的弱势汇率政策将难以为继。这一方面减缓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对我国的外贸出口将极为有利。

  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是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因此大宗商品价格回调至合理价位,也有利于防止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

  我国的货币政策应跟紧美国

  从当前各国情况来看,包括以色列、挪威、澳大利亚、印度、越南等国的加息对我国的影响不会太大。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还是应该更加关注和回应欧美的行动。

  鉴于人民币主要盯住美元、美国利率政策的巨大全球影响力以及欧美在加息时机上存在的博弈,建议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应跟紧美国,利率政策应尽量保持和美国利率浮动的同步性,从而保持我国和美国利差的稳定性。

  因为一旦美元加息,而我国没有跟上,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利差缩小,大量聚集在我国的国际热钱将在短时间内流向美国,我国金融市场在大量热钱被抽走的情况下,将难免出现激烈动荡。

  但如果中国先于美国而进行加息,则将吸引更多的国际热钱滚滚而来,进一步推高股市和楼市,加剧资产价格泡沫。同时人民币升值压力就会加大,进一步影响我国的出口。

  此外,如果我国短期内贸然加息,投资者在低利率驱动下购买的大量风险资产,就会因为利率上升导致的融资成本上升而被大量抛售,进而导致各种风险资产价格急剧下滑,影响资本市场稳定。

  同时,我国应加强和市场的沟通、提高利率政策的透明度,在加息之前提前释放加息信号,由此减缓市场对加息的反应。

  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实上,我国货币政策同样面临着“保增长”与“防通胀”的两难抉择。近一年来,我国经济能够保持喜人的增长形势,主要是得益于在政策刺激下强劲的国内投资和需求拉动,但国内投资和需求是否能够平稳可持续发展值得关注。与此同时,虽然目前我国的通胀风险依然处于可控范围内,但随着各种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的不断走高,我国的通胀预期也在不断加强。

  特别是近一段时间来,全国各地各种生活必需品物价开始明显上升,大大提高了市场通胀预期。这更加要求我国的利率政策在跟紧美国的同时,还应更加盯住通货膨胀率。

  因此,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保证我国经济平稳持续增长至关重要。但鉴于市场流动性过剩、海外热钱涌入和通胀抬头的压力,我国也应为下一步退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有所准备。

  我们建议,在货币政策跟紧美国的前提下,在继续执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我国也应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逐步回收市场流动性,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鉴于目前依然有大量银行信贷资金投机股市、楼市等各种资产,应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的执行力度,控制银行的信贷规模和信贷方向。同时,加强对国际热钱的监控,防止国际热钱大进大出,造成我国资本市场激烈动荡。

  ●各经济体在制定“退出”策略时,正陷入“保复苏”与“防通胀”的两难抉择:政策一旦退出,经济复苏“嫩芽”可能就此夭折,甚至导致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继续延续,除非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否则政策效果会逐步减弱,而且负面效果会逐步积累,新的经济泡沫化风险将难以避免。

  ●国际热钱的大量存在,除了对各种资产价格泡沫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外,对我国经济增长毫无益处。因此,国际热钱的流出本身并不是坏事,但我们应该谨防的是,国际热钱短期内大量流出我国,会造成我国各种资产价格急剧下滑,造成我国金融市场动荡。

  ●一旦美元加息,而我国没有跟上,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利差缩小,大量聚集在我国的国际热钱将在短时间内流向美国,我国金融市场在大量热钱被抽走的情况下,将难免出现激烈动荡。

  新华社一项分析报告认为

  2010年出口不宜高估仍应保持宽松环境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章建康、胡章俊在一项分析报告中认为,在金融危机使我国进出口出现了十几年来首次巨幅下滑、2009年出口下降16%的背景下,对今年出口反弹幅度不宜高估。

  2009年12月出口出现了大幅度 反 弹 说 明 了 外 部 需 求 向 好 的 因素,许多机构就此作出2010年出口将 大 幅 度 增 长 的 判 断 。报告认为,对今年出口反弹幅度不宜高估。出口反弹主要是三大因素的影响,第一是外部需求的回暖,第二是保持出口政策效果的充分发挥,第三是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甚至略有贬值为出口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外部需求回暖仍具有不确定性,美日欧失业率仍然高居不下,三大市场消费者信心不稳,消费意愿低迷,国内出口新订单指数环比连续下滑,而贸易摩擦和人民币汇率成为影响出口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在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的情况下,2009年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 和金额均创历史最高并呈现出国别扩散和措施叠加的势头。截至2009年11月 , 共 有19个 国 家 和 地 区 对 中国发起“两反两保”贸易救济调查103宗。涉案总金额高达120亿美元。此外,金融危机爆发后,多数国家纷纷采取本币贬值的方式实现本国经济平衡,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由于2009年盯住美元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了6 .1%,2010年人民币升值压力更大。鉴于外部经济复苏情况依然徘徊不明,我们将2010年出口增长预期上调至前期预 测( 5 %—1 0 %)的 顶 部 , 即10%。2010年中国出口仍处于弱势反弹阶段。完全恢复到危机前的规模至少需要等到2011年。

  根据WT O的最新预测,2009年 全 球 贸 易 下 降 幅 度 可 能 超 过10%,据此判断我国进出口总体下滑幅度与全球同步,但出口下滑幅度(16%)则超过全球水平。这与过去几年中国出口增幅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形成鲜明对照。此次全球性结构调整使我国受害更深。

  调查显示,出口企业对目前的出口政策环境满意度较高,而进一步税费减免或优惠的成本和风险也可能加大。2010年支持出口工作的重点应是落实现有支持政策,真正发挥“保出口增长、促结构调整”的作用。就支持出口的汇率安排看,保持稳定甚至稍有贬值的人民币对中国来说当然有利,但现实中的政治压力可能会对人民币汇率造成较大影响。

  报告认为,从2010年宏观运行趋势看,人民币适度升值对控制通货膨胀甚至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都是有利的。因此2010年人民币很可能出现明显升值。若出现3%的升值,尤其在三个月内出现这样的升值幅度,对出口企业的打击将非常大(通常出口企业从接受订单到收全款时间间隔在三 个 月 之 内 , 大 型 机 械 除 外)。 因此,若升值不可避免,则政府可在汇率变动时机上略加引导,保护出口企业利益。(王培伟)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