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联合成果情况说明(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联合成果情况说明(4)
2010年05月26日 07:4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四、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双方重申支持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在国际经济和金融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双方同意共同努力,确保多伦多、首尔峰会取得积极成果。

  双方同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必须在促进全球金融稳定和增长再平衡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双方重申支持落实领导人在匹兹堡峰会上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的承诺,欢迎去年G20成员通过新借款安排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功增资5000亿美元,并同意共同努力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其更好履行其义务。

  双方欢迎多边开发银行为减轻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最贫困群体影响所采取的关键行动,重申支持多边开发银行在全球减贫中的中心作用。双方承诺共同努力,通过普遍增资确保多边开发银行有足够资源。双方欢迎近期达成的支持世界银行、泛美开发银行和非洲开发银行增资并承诺进行强有力改革的原则共识。双方还欢迎就世界银行新的股权安排达成的共识,这将更好地反映发展中和转轨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同时保护最小穷国的发言权。双方还期待共同努力推动多边开发银行优惠贷款窗口的成功增资,这些机制对最贫穷国家至关重要。

  为了应对需要全球采取协调行动的全球性挑战,双方同意,世界银行与地区开发银行及其他国际组织应加强对以下问题的关注:通过提升农业生产力以及获取技术和食物以确保粮食安全;最贫困和最具挑战性环境中的人类发展问题;私营部门拉动的增长和基础设施;有效回应有关国家将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结合的需求。

  双方同意进一步加强在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和全球税收透明度与情报交换论坛的合作。鉴于中国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当前的经济规模、金融市场活动和国家金融稳定安排,美方支持中国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保持在金融稳定理事会的现有席位。作为金融稳定理事会成员,中美双方致力于保持金融稳定,保持金融业开放,提高金融业透明度,执行G20领导人同意的关键的国际金融标准,并承诺进行定期的同行评估。

  附件一:双方参加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经济对话主要成员

  中方财政部长谢旭人、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商务部长陈德铭、卫生部长陈竺、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质检总局局长王勇、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保监会主席吴定富、中国驻美大使张业遂、国务院副秘书长毕井泉、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农业部副部长牛盾、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海关总署副署长孙毅彪、法制办副主任袁曙宏、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美方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商务部长骆家辉、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西贝利厄斯、贸易代表柯克、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罗默、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霍尔德伦、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进出口银行董事长兼总裁霍克伯格、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主席拜尔、贸易和开发署署长扎克、能源信息管理局局长纽厄尔、财政部副部长布伦纳德、副国务卿霍马茨、农业部副部长米勒、总统特别助理、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和国安会高级主任利普顿、劳工部副部长帮办波拉斯基、能源部助理部长桑达罗、证券交易委员会国际事务办公室主任塔法拉、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国际事务办公室主任梅萨、交通部助理部长帮办麦德蒙特、司法部反垄断经济执行主任海耶、爱荷华州保险监督官佛斯等高级官员参加了对话。

  附件二:双边机制安排与交流

  中美双方同意,在两国相关部门间深化双边经济合作和交流,有助于推进双方促进繁荣、提高两国人民生活水平、充分利用互利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增强两国金融体系等共同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双方承诺通过其他对话和倡议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包括: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美国劳工部继续开展对话,就双方共同感兴趣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加强社会保险、完善就业统计和推动社会对话等问题开展交流与合作;继续努力促进双方在一系列反洗钱和反恐融资问题上的政策和操作方面的合作;建立反假币培训机制;加强在棉花等问题上的交流与合作。双方还承诺举行第二次中美农村金融研讨会、中美投资论坛第四次会议、中美交通论坛第三次会议、中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交流论坛。双方承诺继续两国农业部之间的科技合作,并举行中美中医药交流与合作论坛。(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