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调控政策转型 “铁腕”淘汰落后产能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国宏观调控政策转型 “铁腕”淘汰落后产能 (2)
2010年05月26日 14:04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系统设计

  《财经国家周刊》:从中短期来看,现在的政策转型会对投资增势、经济增速产生什么影响?

  马晓河:今年,整体投资增速将从高位回落。这是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回笼货币、3次提高准备金率、最近几大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等,都将压缩流动性,缩减今年的信贷规模。同时,房地产新政、最新的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等,也将导致投资增速从高位向下调减。

  受此影响,今年GDP增速会呈现先高后平稳的态势。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速会与第一季度或持平,或略低。一方面这是2009年基数效应造成的,另一方面则主要源于近期宏观政策的转型发挥效力。

  《财经国家周刊》:如果说淘汰落后产能是从“破”的角度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那么从“立”的角度来看,你认为“促转变”应该从哪几个层面来做?

  马晓河:我认为要从四个方面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升级。首先要逐步降低对外需过度的依赖,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型产业结构转变;第二要改变生产投资方式,从贸易结构以出口产品为主转向对外投资为主,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自身的生产技术体系和国际商业体系;第三要尽快改变外延型产业扩张方式,引导经济增长从依靠大量要素投入转向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方面来;第四要充分考虑劳动力供给充裕的国情,避免产业资本过度深化,引导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互相结合的方向转化。

  《财经国家周刊》: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上述几个层面的转变呢?

  马晓河: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需要整体、系统的设计。目前中国产业结构中的一个突出矛盾是制造业产能供给远超过国内的市场需求,挖掘国内市场需求潜力是降低对外依赖度的根本途径。未来,释放国内市场消费潜能有两条有效途径,分别是推进城镇化和提高农村人口的消费能力。今后,要通过制度变迁来促进农民市民化,这一身份的转变不仅能带来巨量消费,还会刺激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业的增长。

  未来的城镇化应该重点发展城市网络群(带),以大城市为核心,将周边城镇联合起来共同发展,实现大城市与周边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同城化,在整个城市群中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在质量和数量是一样的,居民住在城市群任何一个城镇都能够享受同质服务。这样才能减轻大城市发展压力,并促进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发展。

  而提高农村人口消费能力,则主要通过大幅度增加路水电气信息网络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以及支持农民收入增加这两条渠道来实现。目的是在降低农民的消费成本的基础上,增加他们的购买能力。

  我做过一个测算,如果能将目前的1.5亿农民工真正转化为市民,就可以给市场带来1.35万亿元人民币的消费量;而农村人口的消费能力如果能提高到目前城镇居民的50%,那么又将创造1.5万亿元的消费量。

  同时,实现城乡产业分层和联动发展也非常重要。在城乡产业配置上,按照“十”字型理念,要构建一个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助共进、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体系。也就是利用农村的土地、劳动力、农产品、矿产品和城市技术、服务、市场等优势,纵向延伸和发展产业链,横向培育和发展产业群,构建园区集聚企业和产业,发展产业群。发展产业链和产业群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排放,提高效率,而且还可以创造就业需求。

  从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个层面,也有各自可为的路径。传统产业中农业、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业,今后要通过流程再造、运用新工艺新技术等方式,向高端化和细分化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则应该积极推进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等领域发展,争取用3~5年的时间使这些产业有突破性发展。( 刘琳)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