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建言北京环境建设 应有自己发展模式——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外专家建言北京环境建设 应有自己发展模式
2010年05月28日 17: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于立霄)以“世界城市视野下的首都环境建设”为主题的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论坛2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世界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北京未来发展之路。

  针对如何确立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模式,以及未来选择的世界城市发展之路的问题,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参事牛文元认为,北京在构建世界城市的总体框架下,将成为全球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增长级,将成为全球人与人和谐的社会公平模式,从而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文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牛文元说,今天,北京正式提出把世界城市作为自己的目标和未来的要求,应该说是十分富有远见的。世界城市起码要具有特定的人口数量,千万级的空间规模,经济强度、社会的成熟度、国际影响力、地缘领导能力、文化底蕴底蕴的综合实力。同时,还要具有领先、促进、引导世界发展趋势与创新水平的深厚功力,这些缺少一个都不可能把它称之为世界城市。

  与会专家学者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世界城市的“三大元素”,即:智慧北京加虚拟北京是实现世界城市的“动力元素”,绿色北京加零碳北京是实现世界城市的“质量元素”,人文北京加良治北京是实现世界城市的“公平元素”。

  伦敦市前副市长约翰•罗斯在演讲时说,现在北京是全球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重要城市。很重要的一点是,每一个城市都有其不同的发展方式,北京不应该照搬伦敦的模式,就像伦敦也不照搬其他城市的模式一样,北京应该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和模式。

  与会领导和专家还就推进首都环境建设问题建言献策,并提出“四个强化”、“四个着力”,即:强化统筹规划,强化攻坚克难,强化机制创新,强化科技创新;着力改善市容环境,着力营造生态环境,着力建设设施环境,着力维护秩序环境。

  这次论坛由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和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共同举办。完

参与互动(0)
【编辑:巫峰】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