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指令》正式在京出版发行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指令》正式在京出版发行
2010年06月21日 22: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记者 周锐)《境外资本市场重要法律文献译丛》(以下简称《译丛》)第一册《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指令》(以下简称《指令》)近日在京出版发行。

  据了解,《译丛》将围绕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需要,系统地介绍境外主要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司法判例、立法报告、学术著作等重要法律文献,着力打造国人了解国际资本市场法制成果的权威平台,既为我国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提供借鉴,也为我国市场主体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帮助。

  《指令》是《译丛》的第一册,是欧盟通过的适用于欧洲经济区30个成员国的金融证券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是欧洲建立单一、有效的金融市场的基石性规范,为欧盟投资公司和证券市场确立了一个综合监管架构,旨在促进竞争和提高市场透明度,增强投资者保护力度,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证监会领导对于《译丛》的翻译、出版工作非常重视。尚福林主席专门为《译丛》作序。他在序中充分肯定了我国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明确提出,借鉴境外成熟市场法治建设的成果,是我国资本市场发挥后发优势,加紧完善法治建设的内在需要。资本市场进一步全球化,各类市场主体要走出国门参与竞争,积极开拓新的发展空间,这必然要求其非常熟悉并能够熟练运用境外成熟市场的法律规则;另一方面,资本运作必须遵循统一的规则,这必然要求我国市场加强对境外市场规则的学习和借鉴。

  尚福林还强调指出,近年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从反面印证了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借鉴境外成熟市场法治建设的成果,是中国资本市场在对外开放中取长补短、融入潮流、实现发展的客观要求。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称,中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十分重视借鉴外国制度经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对于境外相关资本市场法律制度的介绍,无论是在法学界,还是在证券期货行业内,一直以来存在及时性不够、系统性不足、权威性不强的问题,特别是翻译介绍的成果让国人“读得懂”、满意度高的“精品”不多。这在客观上影响到我们对于外国经验的了解、学习和借鉴。

  因此,证监会经过认真调研分析,抓住保证翻译质量这一关键环节,建立了“竞标择优确定翻译人员、专家评审保证翻译质量”的工作机制:一方面,以法律文献翻译实力和试译稿质量为标准,采用竞标择优方式选定翻译单位;另一方面,从证监会系统相关单位、部门和知名高校院所等推荐的“三通”专家(即通中外语言、通中外法律、通中外市场)中,邀请工作学习经历与具体项目密切相关的专家负责审校翻译初稿,每部分译稿由两位专家分别独立审校,再集体讨论定稿。

  据了解,《指令》一书还特别邀请了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 著名金融法专家吴志攀教授承担统稿审校工作,并为本书作序。证监会表示,今后将从市场发展和监管工作需要出发,由专家从主要国家、地区关于资本市场的重要法律文献中选择资料翻译出版,供读者们学习、研究和参考。

参与互动(0)
【编辑:闻育旻】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