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物价调控:宏观归宏观 微观归微观

2008年02月27日 09:1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漫画/孙武 图片来源:中国证券报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1%,创下1997年来单月新高,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8.2%,消费品价格上涨8.5%。而日前公布的工业品出厂价格(PPI)高达6.1%的涨幅,亦创下三年以来的新高。这意味着,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我国物价上涨呈加速态势,稳定物价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此背景下,有迹象表明,人们面对物价的信心似乎也正在动摇。有经济学家预测,2008全年中国CPI上涨5%-5.5%;甚至有学者发出恶劣天气或将引致恶性通货膨胀的担忧。

  这些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笔者认为,不应将短期物价异常波动刻意同中国的通胀形势联系起来,刺激公众本已脆弱的通胀预期,并最终导致成本高昂的反通胀政策。

  不应夸大当前物价波动

  在CPI创出新高之后,诸多机构都预测一季度后两个月物价形势将持续恶化,二三月份甚至会连创新高。就2月份而言,对CPI的流行预测是同比增长8%左右,高盛进而认为有达到两位数的可能。

  当前物价上升压力的确很大,上述预测也具有其合理性。但笔者想强调的是,从宏观调控的角度看,各界不应夸大当前物价的异常波动,将短期现象长期化。

  首先,无论基于何种推断,认为中国有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论点是轻率的。恶性通胀的标准一般是20%以上的物价上涨,至少也是两位数的上涨。即便是再大胆的预测,也尚未说过中国的物价会恶化到这个地步。因而,放言恶性通胀或将出笼,其出发点并非站在一个严谨和学术的立场。

  其次,物价近期会明显上涨是因为在刚性需求增加的同时,供给面也受到了冲击,而这两方面随着节日和雨雪天气的结束而得以缓解。显然,春节期间的集中性需求将冲高回落。在当前物价上涨中,最为明显的是新鲜果蔬类,这显然是因为当前调运难度较大引起的。供应链的暂时性堵塞,并不意味着供给量的实质性减少,供给冲击因而只具有短期效果。可以预期,一旦供给渠道恢复正常,翘尾因素影响结束,积累的供给量将有力平抑涨价态势。

  最后,短期波动不会改变全年物价的回落趋势。去年中国CPI同比上涨4.8%,达到近年来的较高水平。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国内工资水平上涨,今年的物价虽仍有压力,但紧缩的货币政策将在整体上限制物价上涨的蔓延,涨价以来生猪等物品的生产周期就将完成,政府对部分商品供应的刺激性措施也将扩大生产,这也将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

  宏观调控不应反应过度

  年初的物价上涨主要是暂时性的,源于个别部门的供求匹配上,这不构成强化宏观调控的理由。对货币政策尤其如此。货币政策应着眼于长期,着眼于趋势。笔者认为,全年物价同比将有所回落并不会因近期物价的异常变化而改变,如果这一判断成立,那么就不应该对现行的货币政策作出明显改变。本质上而言,货币政策基本上是一刀切式的调控手段,并且具有相当长的时滞,这些特点决定了即便货币政策加大紧缩力度,也不是应对当前局面的正确措施,效力有限。

  宏观调控本质上不是要熨平任何一次异常波动。一般而言,货币政策要在3-6个月才能发挥作用,因为当前的物价上涨是短期的,那么货币政策的过度反映将会造成矫枉过正的风险。

  从全年来看,紧缩的货币政策当然是全年的主旋律,不过,即便是未来再次加息,也不能理解为是对近期物价上涨的反映,而应该理解成基于未来通胀压力的考量。实际上,从金融的角度出发,应保证物价上涨部门的资金需要,而不是通过紧缩对它们的生产构成打压,以便能够恢复灾后重建。

  避免物价上涨的长期化

  虽然,最近的物价上涨是异常的,但也可能通过强化通胀预期而使得这种影响固定化。我们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因短期因素所导致的物价上涨长期化的趋势。笔者认为,当前最主要的不是启动更加严厉的宏观调控,而是应加强更为灵活的“微观”调控。

  对于一看见物价上涨就建议紧缩货币的人来说,错在误把宏观调控手段当做微观调控手段来用了。最近物价的异常上涨主要微观领域里面,正确的调控手段应该是微观的。比如,尽快疏通运输渠道,降低农副产品城乡流通的各种成本,降低农贸市场的管理费用等等。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农副产品短缺,而是运输问题。这些措施已开始启动,笔者建议应该加大力度。必要的时候,应该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甚至对运输和农户实行价格补贴,鼓励将供应和需求更好更快的匹配起来。

  与建议紧缩调控相比,一个更危险的政策工具是更加严格地实行价格管制,并使其长期化。此前,为保障物价稳定,政府启动了临时性价格管制,管制的范围从能源和公用事业拓宽到部分食品部门。现在,果蔬价格上涨迅猛,价格管制有进一步向这个领域延伸的信号。

  价格管制不应管得过死。从稳定通胀预期角度看,临时性价格管制是必要的。从经济学的角度,价格管制一旦启动,就将面临长期化的风险,除非在管制期,政府能够鼓励供应或者寄希望于需求有所下降。笔者认为,应该将价格管制限制在物价异常上涨方面,这样,在异常波动消失之后,市场价格将回落,价格管制也就可以顺势解除。如果价格管制超过了异常波动,那么,即便异常波动结束,物价管制还是无法解除,因为市场价格仍会高于管制价格。这一点不得不防。

  作者认为,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当前物价上升压力的确很大,但从宏观调控的角度看,各界不应夸大当前物价的异常波动,将短期现象长期化。

  从全年来看,紧缩的货币政策当然是主旋律,因为我们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避免因短期因素所导致的物价上涨长期化。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最近物价的异常上涨主要存在于微观领域里面,所以,当前最主要的不是启动更加严厉的宏观调控,而是应加强更为灵活的“微观”调控。(傅勇)

编辑:蓝玉贵】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更多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