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强震冲击波:多难交煎 中国经济政策酝酿新攻防?

2008年05月22日 15: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接二连三的巨灾夹击之下,中国实施近半年的“双防”政策却已悄然行至十字关口。 中新社发 追影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汶川地震震及世界 对外商西进是危更是机

  A股“义市”余震祈稳

  保险业赔付震灾不及雪灾 保障乏力愈加凸显

  中国踏上医治地震“硬伤软痛”的长路

  强震冲击波: 汶川地震次生影响加大中国通胀压力

  中国踏上医治地震“硬伤软痛”的长路

  “震”临城下 回家的路有多长?

  

  (编者按:继南方暴雪巨灾袭击之后,新中国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地震灾害又接踵而至,这无疑令已遭创痛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也将带来中国经济政策的更多深思,灾区重建和宏观经济的安排也将更为周详。为透析此次地震对于中国经济之真实影响、未来政策之走势变化,以及中国灾后重建力保经济航船快速平稳之举措,中国新闻社特推出《强震冲击波》系列稿件,希请垂注。)

  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二日电 题:多难交煎 中国经济政策酝酿新攻防?

  中新社记者 于晶波

  汶川大地震已过去整整十天。天灾瞬至、山河变色的“五•一二”大地震后,始自中国西南部的地震冲击波远未止息。举国哀恸的国殇日中,中国股市巨幅震荡,大跌之后上演惊天逆转,重回三千五百点关口。

  股市宽幅震荡之际,各种有关震灾的伤亡数字亦鱼贯而出。目前,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死亡数字逾四万,受伤人数亦在不断被改写。

  国殇日结束之时,各类有关震灾损失的预测数据早已铺天盖地。有专家出面预测,此次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将直逼甚至大于年初雪灾。今年年初,中国因雪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一千五百亿元人民币。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张永军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便表示,四川震灾的短期影响将甚于年初雪灾,“内忧外患”之下,中国经济过热风险正在减小。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汶川震灾发生的第三天,央行新鲜出炉的二00八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罕见未提“防过热”的调控目标。多难交煎的中国经济,在年初雪灾、年中震灾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的三重夹击下,宏观调控政策会否上演新攻防,无疑将对决策层形成考量。

  张永军表示,雪灾之后才见喘定的中国又遇地震重灾,无疑将令中国宏观调控形势更趋复杂,调控难度加大,进而增加了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由于地震造成的损失在时间上和区位上较为集中,因此此次震灾的短期影响将猛于雪灾,但与美国次贷危机相比,四川地震对中国经济总量的影响将相对较弱。

  “此次震灾不会影响中国整体宏观政策选择,但会与全球经济减速形成合力,减缓中国经济增长动能。而地震之后,中国的局部政策可能会有所调整,政策伸缩腾挪亦将更为灵活。”张永军分析道。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此次震灾中,四川灾区工业企业遭受重创,直接经济损失达到六百七十亿元人民币;仅央企就超过三百亿元。

  规模庞大的灾害重建计划,无疑要求货币当局的紧缩政策“打开更多口子”,张永军表示,“调控当局已做出反应,近期央行暂缓调高成都等六市州存款准备金率便是显证之一。”

  “尽管雪灾和震灾均会放缓中国经济的增长脚步,但并不意味会加速冷却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庞大的内在增长动能,将避免中国经济出现由峰而谷的巨幅滑落。”张永军表示。

  事实上,地震巨灾究竟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尚待权威部门的全面评估。但接二连三的巨灾夹击之下,中国实施近半年的“双防”政策却已悄然行至十字关口,接下来究竟棋弈何处,将是决策层艰难权衡和仔细思量的一道难题。(完)

编辑:闻育旻】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