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左小蕾:外汇储备该在哪里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经济学家左小蕾:外汇储备该在哪里花?
2009年03月19日 09:4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月18日,中国总体上结束了外汇短缺的局面。截止2008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5万亿美元,比2001年底增长8.2倍。 中新社发 绍常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外汇储备使用只能用在国外

  ●分发外汇来刺激消费行不通

  ●巨额外汇储备能够稳定经济

  ●通过扩大进口拉动投资增长

  温总理在欧洲之行的演讲中提到,中国有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我们可以动用外汇储备刺激经济。但是总理也说到,外汇储备只能用在国外。那么,只能用在国外的外汇储备如何刺激中国的经济增长呢?

  总理的话是对的,“只能”用在国外的外汇储备也是可以支持中国经济的发展的。

  首先,外汇储备表现为央行的“对外资产”,不表现为财政部的资产。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通过发行人民币,从企业和个人手上,按照当时的汇率“买”回来的。外汇储备对内是央行的负债,对外是央行的资产。不能像4万亿那样,直接投放进入中国经济运行。

  进入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要转身投放进入国内的经济运行,一定要再转换成人民币。

  如果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再换成人民币进入经济运行,意味着二次兑换。假如汇率是1美元对7元人民币,第二次兑换以后,相当于1美元换出了14元人民币。二次兑换带来两个可能的结果:如果维持汇率不变,两个7元钱都要兑换1个美元,结果就会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一样,发生泰国的外汇储备几近告罄的货币危机。如果汇率变化,14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结果是人民币大幅贬值,导致严重通货膨胀。

  事实上,多次换汇的思路等价于央行开放印钞机。外汇储备在央行的外汇资产负债表上显现的是“外汇资产”,外汇资产的购买力在国外,这是“外汇只能用在国外”的逻辑。

  现在有建议把外汇发给老百姓,刺激老百姓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这个做法是行不通的。例如,有人建议发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给老百姓,如果老百姓换成人民币在国内消费,1万亿美元外汇又回到央行,相当于多发了等价于1万亿美元的人民币。如果老百姓把外汇拿到外国消费,首先没有直接刺激中国经济的作用,更糟糕的是,中国的外汇储备少了1万亿美元,但是央行已经是等价发放了2万亿美元的人民币。结果与上面一样,不是货币危机就是人民币贬值和通货膨胀。

  有建议说政府到海外市场上去购买消费品,然后免费发给老百姓。首先,这一招与刺激国内经济无关,如果进口一般消费品,还可能打压国内市场。其次,这样一来,外汇储备也减少了1万亿美元,与上面的各种建议就“殊途同归”了。

  曾经有观点认为,我们把外汇储备投资海外,这些钱又通过外国机构转投中国,为什么就不能我们自己直接投资中国?这种说法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地方。我们投资在海外,当外国人得到这1块钱的融资,再投中国的时候,中国的外汇储备又增加了1块钱,这与我们自己把1块钱的外汇储备兑换两次是完全不同的。

  温总理提到外汇储备支持经济,是从中国经济实力的角度,是从中国存在调控空间的角度,表明中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恢复经济的信心,说明中国的经济应该没有到要靠印钞票的境地。所以,外汇储备支持中国经济应该是按照经济学常规运作的思路。

  首先,较大规模的外汇储备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

  中国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使中国具备较强的外债和其他正常外汇需求的支付能力。在当前危机时刻,对于稳定外国直接投资,防止资本大规模流出是非常重要的实力保证。

  其次,较大的外汇储备可以通过推动进口增长来拉动国内的投资增长。比如企业向银行贷款,换成外汇,购买更多的国外技术和机械设备,形成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直接的拉动作用。如果能够进口一些环保和能源有效使用方面的技术和设备,不仅从投资的角度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也是对全球关心的环境保护和气候变暖问题的积极回应。

  中国增加进口,对于出口国的经济也是有利的。只要一些国家能够解除技术和产品的出口限制,可以对出口国和世界经济的复苏做更大的贡献。

  外汇储备可能还有许多途径为经济增长做贡献,为国民谋福利,但是都必须是海外开“花”海内“香”的方式。否则,后果不是货币危机,就是通货膨胀。(作者为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