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时不我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评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时不我待
2009年03月26日 09:1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党中央应对当前形势,更好发挥和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服务全国的功能,促进上海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我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提高我国整体竞争力的纲领性文件。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稳定健康运行造成了严重冲击,对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中国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周密部署,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这些重要决策部署对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时,国务院又及时出台这一《意见》,对增强我国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和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金融中心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发挥和增强金融中心在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作用,对提高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尽管国际金融危机起源于金融,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我国金融业的现有状态与发达国家的金融业状态仍有不同。我们的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保持均衡发展,金融业也保持整体健康的态势,但整体创新还有巨大空间。如果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金融业是个高大健壮的“胖子”的话,我们的金融业则属于正在成长的“少年”,当他们忙着“瘦身”时,我们完全不必跟着吃“减肥药”。应该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增加了我们“强身健体”加速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紧迫感。

  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承担着“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是几代中国领导人的心愿。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在服务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上海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日益突出,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国务院出台的这一《意见》,对上海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为上海未来经济和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加快金融业的发展、进一步巩固金融业作为上海支柱产业的地位,并发挥金融业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带动和服务作用,这将为上海突破资源环境承载力逐渐下降的制约,增强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能力带来历史性机遇。

  1990年,中国政府作出了浦东开发开放的决定,为中国经济形成新的增长极带来了可能。可以相信,中国政府此次作出的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决定,也必将为上海以及整个中国未来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空间和可能。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