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南海重视粮食问题 中国重提"以粮为纲"抑通胀

2008年04月14日 13: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中新网4月14日电 香港《明报》刊载署名“冯其十”的文章称,中国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强调“以粮为纲”,后来此调不弹久矣。然而近来中南海对粮食问题之重视却前所未有,究其原因,一是世界粮食形势不乐观,部分国家已因粮荒引发混乱;二是年初冰雪突袭,内地通胀攀升,粮食和食品首当其冲,倘若粮食短缺防线突破,政府防止通胀布局将功亏一篑。

  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

  文章称,今年1、2月,中国CPI升幅超过8%,其中食品价格分别涨了18.2%和23.3%,而粮食升幅尚可,才不致使CPI飞升。

  眼下,国际粮食库存吃紧,存量处于25年最低;买盘资金涌动,导致3月全球粮价增逾五成。全球粮食尤其是大米,其主要产区泰国、越南、印度等纷纷限制大米出口,保证内需。

  文章说,“民以食为天”的中国,最知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硬道理。温家宝总理连日召开会议,考察农耕,指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及抑制通胀,是迫切要求;并放言粮储充裕,中国人有能力养活自己,打消通胀预期和抢购风。

  尽管温家宝总理所言如此,但农业部却不敢大意,称今年是内地近年来的艰难时世,矢言确保农粮生产不停滞不滑坡,粮食供给不脱销不断文件,农产品价格不大涨不大落。当然,要如愿以偿,需各部委通力合作。

  投入三农金额加码

  文章说,中央财政部在今年预算安排“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投入5625亿元人民币,在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人民币的基础上,再增加投入252.5亿元人民币,主要直接补贴农民,包括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提高最低收购价等举措。发改委、财政部照单抓药,更称提高收购价不会给通胀加温。平心而论,这些补贴摊到农家头上,在农资等提价下所得已无多。好在农耕乃农之本分,进城务工也不易,预计内地今年粮食仍处平稳发展态势。这在全球粮价高企、内地通胀预期加剧下,不啻定海神针。

  大河有水 小河不干

  文章还指出,国际大米价格近期猛涨,香港超市大米也热销甚至引发抢购。内地与香港唇齿相依,在2007年提高出口大米税收,而今年基本冻结出口的情况下,今年头两个月,内地供港大米已逾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75%。商务部近日更表态,再增5万吨供港澳大米的出口配额,给港人派发定心丸。

  文章最后援引消息人士透露称,中国粮食产量估计在5亿吨左右,稻谷产量将比2007年略有增长,目前稻谷库存与消费比例在28%左右,可对稳定内地物价起到支撑作用,亦能给港澳施以援手。倘香港市场需求增加,当可满足。

编辑:邱观史】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更多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