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林毅夫任职世行有助于减贫

2008年06月03日 11: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8年5月31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大国际MBA2008届毕业典礼在北大百年讲堂举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博士最后一次以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身份在典礼上致词并为每一位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下午即将飞赴华盛顿世界银行总部赴任。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将由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接任。同时出席典礼的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教授也将辞去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一职。 中新社发 邵风雷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6月3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6月3日发表评论文章说,林毅夫任职世界银行,既是其他国家减贫的契机,也是中国进一步改变城乡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的机会。中国经验可用于其他国家,其他国家的经验同样也会对中国有用。

  文章摘录如下:

  5月31日上午,林毅夫最后作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主任,为该中心和北大国际MBA今年的毕业生一一颁发毕业证书并合影留念。当天下午,林毅夫正式离开北大飞往世界银行就任。

  林毅夫任职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消息,从今年初就成为媒体热点,这主要是因为林毅夫是首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的缘故。此前这些职位长期由美国人或欧洲人垄断。林毅夫走马上任意味着世界银行更具“世界”意味。

  世界银行选择林毅夫担任要职,舆论过去曾争论不休,一部分观点认为主要是因为中国背景,另一部分观点认为是林毅夫的一贯理论容易被讲究现实操作的政府所接受,而依靠政府正是世界银行一贯的思路。总而言之,世界银行之所以任命林毅夫,主要是世界银行的需要,世界银行需要林毅夫“一套独特的技能和经验”,也需要与经济崛起的中国加强合作。

  笔者注意到,世界银行新千年发展目标中最重要的是针对赤贫人口,而世界银行总裁佐利克也表示,他期待在非洲发展、南南合作以及农产品和能源价格等诸多领域与林毅夫进行密切合作。显然,世界银行的减贫计划,期待林毅夫有更大作为,因为中国在减少赤贫人口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林毅夫本人也说过,中国经验有助世行强化反贫困领导者角色。

  据《中国扶贫开发报告》显示,1990-2002年,中国的贫困人口减少了1.95亿,占全球贫困人口减少总数的比例超过90%。显然,中国的减贫经验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这将为世界银行的减贫计划带来巨大的推动力,让更多的穷人及发展中国家也享受到中国的减贫成果。

  笔者以为,不能简单的认为林毅夫只把中国的减贫经验输出了,而是要认识到,林毅夫在推动世界银行减贫计划的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中国进一步减贫。因为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照样困扰着中国,站在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高度,也可为中国带来新的减贫经验。

  一方面,此前世界银行的重要职位长期由美国人或欧洲人垄断,世界银行必然也积累了美国和欧洲的发达国家的减贫经验,这些经验正是快速发展中的国家所需要的。林毅夫任职世界银行,必然会将发达国家的减贫经验推向发展中国家,而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会受益很多。

  另一方面,世界银行在推动非洲等地的落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减贫的同时,也必将积累新的减贫经验,这些经验也会或多或少的让其他国家受益。尽管国情不同,但由于减贫目标是相同的,减贫经验是可以互相借鉴的。

  同时,林毅夫任职世行也有利于世界银行中国项目的推进。2005年,世界银行为一个旨在帮助中国穷人和民间组织发展的项目筹款,而那些财大气粗的中国企业全都口惠而实不至,导致世界银行为钱发愁,不得不推迟时间。中国政府推动的减贫行动以及世界银行推动的世界减贫行动,都将推动中国一些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减贫行动中来。

  林毅夫任职世界银行,既是其他国家减贫的契机,也是中国进一步改变城乡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的机会。中国经验可用于其他国家,其他国家的经验同样也会对中国有用。期待已经迈入世界银行大门的林毅夫有更多的减贫研究,因为林毅夫过去有过很多类似于“中国减贫面临新挑战”这样的减贫专题研究。 (冯海宁)

编辑:刘雨生】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