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A股低迷成就银保回暖 保险股1月保费超预期

2008年02月21日 09: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去年一度惨遭股市分流的银保业务,反借这轮股市震荡周期来了个“咸鱼翻身”。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本周内相继发布2008年首份成绩单——1月保费收入实现显著超预期的“开门红”,尤其是寿险业务保费收入全线飘红,银保业务的反弹可谓功不可没。

  除上述行业性助推因素外,保险公司自身在丰富产品线等方面亦是不遗余力,从而奠定了其保费收入抢眼的当下成绩。财险公司开发“电话销售车险”业务的成效,在1月份的成绩单中已经有所体现。

  寿险:多重因素推动保费激增

  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两家上市公司已披露的公告显示:今年1月平安寿险保费同比增长高达42.9%,超过去年1月20%的同比增速;太保寿险保费同比增长高达84%,也超过去年1月36%的同比增速。

  虽然,占据国内寿险业半壁江山的中国人寿目前尚未公布首月成绩,不过,业内预期,中国人寿今年1月保费收入同比也有30%左右的增长,即保费收入在300亿元左右。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三大寿险公司2008年第一个月保费收入全线飘红,其中太保最快,其次平安,最后是国寿。“增长的快慢次序与我们之前的预期一致,但增长的高速度则远远超越了市场的预期。”

  多位业内人士将三大寿险公司首月保费的激增归因于多重因素的推动。首当其冲的一大主因是,在1月份A股低迷、基金销售退潮的背景下,银行渠道销售保险产品的积极性大大增强,成就了目前全行业银保业务(尤其是分红险和万能险)的繁荣。以太保寿险为例,“太保今年1月银保保费收入为三十多亿,而去年同期只有十几亿。”安信证券保险研究员杨建海向记者分析。

  另一个原因来自于保险公司向来重视“开门红”的传统。简单的来说,为了首份业绩报表好看,保险公司年初市场推广力度通常比较大,同时,更会把去年底积累的一些资源放在下年初释放。根据杨建海的分析,由于2007年底各保险公司计划完成情况好于2006年底,因此,2007年底为2008初积累的业绩资源就自然多于2006年底对2007年初业绩释放的贡献。

  除行业性助推因素,寿险高增长背后同样离不开公司自身的努力。东方证券保险研究员王小罡告诉记者,在1月份投连险销售并不火爆的背景下,平安寿险的这份优秀成绩,可能暗示了寿险新业务出现“高质量+高速度”的“双高”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平安个险代理人规模的增长(同比预计增长40%),以及全面而丰富的产品线。

  而太保高增长背后的个性原因,杨建海认为主要有两点:公司加大销售的激励力度,使得新单保费收入增长迅速,个险渠道新单保费收入的同比增长预计达到了接近70%的增长;去年开始销售3年缴的“鸿运年年”产品,续期保费同比有了大幅的增长。

  财险:高增长待车险新政检验

  虽然没有寿险业绩激增的抢眼,财险业务在今年首月还算表现不俗。今年1月,平安财险保费同比增长高达47.8%,超过去年1月40.1%的同比增速;太保财险保费同比增长达23%,略超市场对其全年20%的同比增速预期,但低于去年1月30%的同比增速。

  王小罡认为,1月份太保财险保费增长基本符合预期,但是相比平安财险48%的增速,则相对逊色。据他推测,主要原因在于平安财险电话销售项目开始发挥作用,以及综合开拓带来的业务增长,而太保财险的电话销售项目尚在申请之中。

  据记者采访了解,电话销售对车险业务价值有立竿见影的提升作用。平安财险的电话销售项目为国内第一个获批,由于摆脱了对中介渠道的倚赖,可以提供低至六折的价格优惠,从而带动保户数量的增长,并且提高了公司对客户资源和业务过程的控制力。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激励也带动了财险保费增长。一家财险公司车险部负责人向本报记者坦言,受2月1日交强险、商业三者险费率均下调政策的影响,今年1月份,公司为了扩大市场份额,采取了更为宽松的政策,在2月1日新车险政策实施之前实现了较快增长。

  也正是新车险政策2月1日实施的因素,为财险公司2月份的成绩单投下了不确定的阴影。在分析师们看来,相比1月份的成绩而言,2月份的保费收入数据更为关键,有助于判断财险业是否因新车险政策而出现拐点。可以说,财险公司今年首月保费的高增长仍需车险新政的检验。

  “虽然交强险、商业三者险的费率下调举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购买吸引力,不过,对于财险公司来说,综合成本率也会被拔高,而综合成本率恰恰是被业界用来衡量财险业盈利强弱的主要标准。”上述人士进一步分析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车险新政方案调整之前,不少券商报告还认为财险公司2007年能交出一份不错的“终考成绩单”,对财险行业的判断也是承保业务处于上升周期,因为保监会在2007年初加强了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提取以及偿付能力管理方面的约束,使得财险公司的非理性价格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而这次交强险、商业三者险费率的调整,却给财险行业盈利能力的方向带来了不确定性。影响程度究竟有多大,恐怕要到财险公司今年2月份甚至1季度报表出炉才能见分晓。(记者 黄蕾)

编辑:鹿萱】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日关注>>更多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