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消息“烤热”农产品期货 小麦期货最热——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干旱消息“烤热”农产品期货 小麦期货最热
2009年02月10日 08:58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干旱消息的刺激之下,小麦市场的一场春季攻势率先在敏感的期货市场上演。郑州商品交易所小麦期货一跃成为今年期货市场最热品种。这是记者近日在旱情最严重的“中原粮仓”河南采访时见到的一幕。

  河南,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小麦产量占全国1/4,迄今已110天没有降水,小麦受旱面积近5000万亩。旱情让当地粮农心急火燎的同时,也让人们对2009年的粮袋子产生隐忧。

  50年一遇的大旱,将对2009年的中国粮食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又将对2009年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产生怎样的影响?记者向多名权威人士求解,得到的答复基本一致:旱情目前还不会威胁我国粮食安全。

  干旱消息“烤热”农产品期货

  郑州商品交易所内,年后第一个交易日,小麦主力905合约便牛气冲天。

  在市场普涨之下,它的结算价较年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涨15元/吨,涨幅达到0.77%。2月5日开盘一度最高上涨至2096元/吨,向2100元/吨的强压位发起挑战。

  记者获悉,不仅郑麦,国内市场小麦、玉米、豆油和菜籽油等农产品期货的价格也屡创新高。相关数据显示,自从本轮商品价格触底反弹以来,连豆涨幅超过30%,连玉米涨幅达到10%,豆粕上涨超过20%,白糖上涨近20%,天胶上涨60%。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近期小麦等农产品期货品种价格出现暴涨,与市场对干旱题材的炒作密切相关。

  郑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首席分析师刘正敏认为,产区小麦生长情况虽然不容乐观,但影响单产最重要的时期还没有到来。其实,冬小麦对天气最为敏感的时候是每年的3月份,也就是对降水最为需要的拔节期,“目前旱情的影响,心理层面大于实际层面”。她担心的倒是春旱将对粮食的品质会带来影响,“田间弱苗可能会增加”。

  小麦现货市场依旧平稳

  与小麦期货市场的火爆不一样,现货市场依旧平稳。

  在有“中国粮食供求关系晴雨表”之誉的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刘正敏轻点鼠标,打开一张近期粮食价格走势图,向记者解释:“干旱对小麦现货市场的影响,目前还不十分明显。”

  刘正敏认为:“目前国内小麦市场基本上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今年的干旱目前对小麦后期的产量影响还不明显。”

  国家调控能应对粮食安全问题

  今年小麦减产似成定局,会不会引起粮食供应问题?

  对此,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马永良坦言,“对粮食的供应问题还不必过于担心”。我国粮食已经连续5年大丰收,小麦供应和库存一直很充足。当小麦供应不足时,国家可以通过小麦进出口的调剂以及拍卖储备粮的形式来调控市场上小麦的供应量,稳定价格。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徐小青也表示,即使干旱导致我国今年粮食产量下降,也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根本影响。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可靠的粮食储备、流通体系,按照我国目前的粮食储备水平,假设未来出现极端事件导致粮食产量下降一半,即减产近6000亿斤,我国依然能够应对。(特派记者张鹏 后方联动记者胡亚柱)

  ●背景

  今年初为何干旱?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主任张培群表示,近4个月来我国北方地区遭遇严重干旱的根本原因是拉尼娜现象和全球大气环流异常的共同作用。造成今冬以来我国北方大部降水少的原因是影响我国的暖湿空气少,这是由于来自东南方向的西北太平洋暖湿气流和西南方向的印度洋、孟加拉湾暖湿空气都偏少。

  张培群表示,东南、西南的两条路线水汽输送都较弱,直接导致今冬我国北方干旱。

  对于旱情还将持续多久,张培群表示,虽然2月份华北、黄淮等地降水过程能缓和旱情加剧势头,但由于干旱的大气环流条件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改变,旱情将一直持续至3月份。

  专家访谈本报记者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林而达———

  “旱灾不会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本报讯(驻京记者/胡剑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旱,让还在欢度春节的中国人绷紧了神经。期货市场拥有最灵敏的嗅觉,小麦期货节后甚至罕见地接近涨停,也让饱经去年上半年高通胀之累的人心忧。粮食价格是否会在旱情的刺激下顺势飙升?粮食安全能否保障?记者为此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林而达。“鉴于我们过去5年连续丰收,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会收到旱灾的影响。”林反复强调。

  记者:作为气象学和粮食安全的专家,您如何评估目前灾害的影响程度?未来一个月的天气如何呢?

  林而达:现在还很难预计大旱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北方大部分地区最近已经灌了一遍水,现在正处于小麦返青季节,未来的一个月,即到小麦分蘖的时候,这段时间的灌溉将直接影响到小麦是否能长成壮苗。因此,天气情况以及我们的应对措施,将会直接决定今年小麦的收成。不过,由于2008年是一个丰收年,今年的粮食生产赶超去年的希望很小。

  据气象部门预测得到的消息是,今年发生春旱的几率非常高。

  记者:今年的干旱会对粮食供应构成威胁吗?

  林而达:我们不必过分担忧这个问题。以小麦为例,根据美国农业部预测,中国2008年小麦产量为11400万吨,较2007年增长570万吨。当年需求为10700万吨,产需结余700万吨。如果再考虑2006年小麦结余647万吨和2007年结余586万吨,仅最近三年中国的小麦结余就达1933万吨,占当年消费量的19%左右。我们的储备是有保障的。

  粮食安全有三个层面的涵义,一是粮食供应量要有保证,二是保证大家要有能力买,三是买的粮食是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我觉得无论从哪一个层面,中国的粮食安全是不会有大问题的。另外,即使小麦减产,它的后果也不会在今年立即体现出来。毕竟我们在过去5年连续丰收,粮食储备是充足的。国际上,目前受经济的影响,国际粮价已经回落,向外采购的成本已经大幅降低,担忧粮食的供应是没有必要的,旱灾不会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不过,我们之所以要全力保障夏粮的供应,就是为了长远的粮食安全着想。

  记者:目前我们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林而达:比较乐观的是干旱影响的只是北方小麦主产区,作为水稻主产区的南方,目前并无异常天气之虞,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可以放松对南方水稻产区的警惕。

  其实,这次干旱并不仅局限于北方地区,比如今年西藏冬季的降雪就偏少。也许大家仍然记得2006年川渝大旱,那一年的气候特征和今年有点类似,青藏高原的降水也是偏少。当然,这并非表示川渝同样会发生旱情,只是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将会给极端气候提供滋生的土壤。因此,我们一定要关注南方可能发生的灾情,比如洪涝、旱灾,早做准备。

  其次,干旱是需要农田水利设施来解决的,但在大部分农村,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水利设施都无法满足抗旱的要求。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组织有效力量来弥补这个历史漏洞,应该是我们的着力点。

  此外,现在离小麦成熟还有四五个月时间,如果现在采取灌溉补救措施还是有望争取夏粮丰收的。即使小麦减产严重,北方地区还可以改种大豆、玉米等作物。

  ●数字

  全国作物受旱面积减少2437万亩

  来自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的最新统计显示,受旱区浇灌面积稳步增加和部分地区降雨的影响,2月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较2月7日高峰时减少2500万亩,作物受旱面积减少2437万亩,重旱面积减少1558万亩。其中8省冬麦区受旱面积较昨日减少2144万亩,较2月7日受旱高峰时减少2299万亩;重旱面积较昨日减少981万亩,较受旱高峰时减少1524万亩。

  截至2月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76亿亩,作物受旱面积1.36亿亩,其中重旱3981万亩,干枯394万亩,有346万人、166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河北、山西、安徽、江苏、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8省冬麦区受旱面积总计1.30亿亩,其中重旱3898万亩。据新华社

  ●链接

  广东会否Ⅰ级应急?

  当前各地抗旱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笔者昨日从省防总获悉,广东自从遭遇了2002年至2005年连续三年春夏特大干旱之后,实施了抗旱两大战略性转移,即从被动抗旱到主动防旱,从临时抱佛脚的应急抗旱到建立长效机制的长期抗旱。

  据省防总介绍,去年经省政府批准出台了《广东省防汛抗旱防风应急预案》,该预案中,干旱灾害分为四个等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

  据悉在全省较大面积连续90日以上无透雨、江河月平均来水量的频率大于97%、水库的可用水量占总兴利库容的百分比小于20%或受旱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40%以上时将启动Ⅰ级应急预案。(记者/陈清浩通讯员/粤水婷)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