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的“四大书院”——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曲阜的“四大书院”

2010年06月30日 11:03 来源:大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最早的官办书院始于唐朝。清代袁枚在《随园随笔》中记:“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唐朝时期的书院负责校刊书籍、征集遗书、辨明典章,还不是教育组织。北宋时期,特别是历新政之后,书院盛极一时,或为公办,或为私办,作为讲学的场所,是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而到了南宋,书院更加兴盛,各延大儒主持,成为理学书院。

  作为孔子故里的曲阜,为推崇孔子的儒家思想,而设立的书院就有洙泗书院、尼山书院、春秋书院、石门书院,合称为曲阜的“四大书院”。据《曲阜县志》记载:“尼山为至圣诞生之地,洙泗乃至圣设教之区,历朝建有书院,并设世官享祀。”《阙里文献考》曰:“书院本为春秋讲学而设”。曲阜的四大书院,有的是即庙而设,有的是因学而置,开设的年代不同,规模也各不相同。

  “ 四大书院”中,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好的一处是洙泗书院,它位于曲阜城东北四公里处。相传孔子周游列国返鲁后,曾在此删诗书、定礼乐、系周易,并聚徒讲学,后来成为纪念和祭祀孔子的场所。汉代至宋金均名讲堂。元初,讲堂已毁,“故基化为禾黍”,至元三年(1337年)孔子55代孙、曲阜县尹孔壳钦出资,在讲堂旧址重新修建,因“泗水经其北,洙水带其南”,而洙泗之间为孔子讲学之区所以改称洙泗书院,并设山长一人奉祀。明弘治七年(1494年)衍圣公孔弘泰以维修阙里孔庙余资重修。书院南北长136米,东西宽 99.4米,前有神道,南北长 193.4米,东西宽30.35米,总占地面积1.9388 公顷。建筑分为三区,东区有更衣厅,西区前有礼器库,后有神庖、神厨,中区前后两进庭院,有大门、讲堂、大成殿、两庑等。

  春秋书院,位于曲阜城南6公里息陬村西北角。相传孔子曾在此编写鲁国史《春秋》。《续修曲阜县志》载:“孔氏族人及附近居民倡修春秋书院,以奉至圣先师。”宋时立祠设像,祭祀孔子,何时改为书院无证可考。春秋书院南北长 42米、东西长 35米,于宋代始建,明、清时重修,1934年曾改为明德小学校址,“文革”期间被毁。原有大门3 间,二门1 间,门两旁各有掖门1间,门内大成殿3间,绿瓦覆顶,回廊。殿内正中神龛供奉至圣先师孔子牌位,左右神龛供奉颜、曾、思、孟“四配”牌位。正中悬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横匾一方,上书“ 春秋书院”。殿长11.25米,宽7.12米。殿前有卷棚3间,长11.25米,宽3.20米,灰瓦脊顶。东西配房各3间,灰瓦顶,前出廊,内供奉十二哲及七十二贤牌位。大门外东侧有碑一通,上书“孔子作春秋处”。

  石门书院位于曲阜城北十五公里董庄村,因近石门山而得名。《曲阜县志》载:“旧为儒、释、道三教堂。”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迁佛、道之像于庙东北隅,在原址建大殿,独奉至圣先师像,每年春秋致祭。     

    陈巨慧  张旗 整理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