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段库区发现西汉古墓 消落带盗墓严重(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重庆段库区发现西汉古墓 消落带盗墓严重(图)

2010年07月08日 16:36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丰都卡子堡墓群。市考古所供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又到一年防汛期,重庆段库区落差高达30米的消落带,再次面临文物保护的严峻考验。

  历时10余年的三峡大考古收官之后,重庆正迈入后三峡时代。如何有效保护大量的消落带文物,成为摆在重庆人面前的一张“考卷”。

  打渔意外发现西汉古墓

  5月20日,一直等到天黑尽了,涪陵区江北办事处永柱村一组渔民肖勇(化名)和儿子肖东(化名)才慢慢收网返家。不过,这一次,江水冲刷过的河岸显得有些不同寻常。

  “老汉,你看那是啥子?”微弱的电筒光透过夜晚江边的薄雾,儿子指着半壁土坡惊叫了起来。

  “过来,把舵掌稳。”肖勇连忙跑到船头,顺着光线一看,几座裸露出花纹墓砖的古墓葬,被江水冲垮了大半,几件“有耳朵”的器物,夹杂在淤泥里,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上面的古怪纹饰。

  “遭,撞鬼了。”在渔民中,有种很古老的说法,如果夜半收船遇到忽然出现的古墓,多半是不吉利的兆头,肖勇开始担心今年是否家宅不安。

  16岁的肖东没管这些,直接跳上崖壁。他发现了一大堆散落的五铢钱,陶器,以及一件异常精美的铜洗———通身呈圆形、宽口沿,圜底,腹外还有穿环的两兽耳,底部饰有双鱼纹。

  肖勇连声斥责儿子,叫他赶快把这些冥器“摆回原地,要不就干脆丢进长江。”

  “老汉,这是文物,晓得不,可以卖不少钱哦。”肖东不高兴了。

  最后,父子二人商量决定,挑出其中4件带回家,请区移民局的“见过世面”的亲戚来看看,再决定如何处理。

  第二天,和这位亲戚一起来的,还有涪陵区博物馆考古队队长单川航。

  “典型的西汉器物,铜器和陶器都非常有历史价值。”单川航断定。随即,考古队赶赴现场,发掘该处汉墓群,出土了一批有价值的汉代文物。

  在上缴文物之后,很快,肖勇领到了区博物馆颁发的200元奖金。他所在的江北办事处也成立了专门的文物知识宣传队,并公布了24小时电话,要求渔民在消落带发现文物后,必须第一时间向所在村委会报告。

  “ 近年来,消落带文物暴露事件时有发生。”市考古所文保室主任杨小刚介绍,消落带是指水库季节性水位涨落,使库区被淹没土地周期性露出于水面的区域。三峡工程完全建成后,每年5月1日至9月30日防汛期内,库区水位会从平时的175米降至145米,消落带面积多达400多平方公里,“囊括了重庆段所有库区区县,如此大的范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考古‘处女地’,保护工作困难重重,像肖勇一样主动上缴的,其实比例并不大。”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