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溪古村落: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保护的缩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车溪古村落: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保护的缩影

2010年07月22日 10:08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车溪古村落:

  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保护的缩影

  这里有着世外桃源般幽静之美,雄峰、异谷、奇洞、飞瀑、清泉等景观随处可见;这里古寺庙遗址、古造纸作坊与巴楚土瓦民居交相辉映,奇特的怪石园林和人文资源水乳交融;这里农屋点缀,水车咿呀,好一幅水乡山寨田园风景画……这里就是我国第一个以行政村组为单位的土家族村——车溪村。

  车溪村毗邻三峡,位于湖北宜昌江南土城乡境内,因其水车众多而得名。在车溪,至今仍保留着跳丧、喊山歌、哭嫁等大量土家族民风民俗。作为湖北省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示范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车溪民俗风景区年接待游客量已达50万人次。

  然而,就在几年前,地处武陵山脉的车溪村作为湖北宜昌市唯一的少数民族散居村,却是地处深山峡谷、不为外人所知的荒山野岭。车溪村全村共有2179名村民,其中土家族1137人。一条秋冬看来极不起眼、春夏汛期桀骜不驯的小溪蜿蜒流淌于深山峡谷间,一山一水阻隔了车溪与外界的联系。于是,“笔陡笔陡两面山,中间只有丈把宽,出门都是光棍汉,油盐全靠卖鸡蛋”是该村曾经的真实写照。

  2007年以来,在湖北“616”工程的对口支援下,车溪村被列为全省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示范村,政府按照户均1.5万元的标准,支持村民进行土家风味的民居改造。于是,曾经给当地交通带来极大不便的深山峡谷与溪流,如今却成了车溪最迷人的财富。当地群众依靠这里美丽的风景,不但改善了生活环境,还吸引了八方游客。

  除了自然风景,车溪人还非常重视保留和传承这里地道的土家族民间艺术:诙谐幽默的碗碟小闹《夸丈夫》、铿锵激越的田间山野击打乐《薅草锣鼓》、原汁原味的土家祭祀舞蹈《跳丧》……村里从周边农村招收民间艺人数十人,聘请了像王爱民兄弟等地道农民组成“农民艺术团”。于是,在半山腰、在水车边、在屋檐下,人们都可以看到有民间艺人在喊山歌、唱小调,织西兰卡普、印扎染。让游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土家族民间文化的洋洋大观,从“粗、俗”中寻觅到大“雅”。

  据了解,在湖北,像车溪这样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不在少数。近年来,湖北省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累计投入4681万元,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改造20个院落,645栋建筑,改造民居867栋,新建145栋。目前,这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村级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村民收入显著提高,村庄庭院民族特色浓郁,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民族关系日益和谐。

  如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村已成为湖北省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成为发展民族经济、繁荣民族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奚冬琪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