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普通话之争:折射社会变迁下的多元文化冲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粤语普通话之争:折射社会变迁下的多元文化冲突

2010年07月26日 13:4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春鸣 画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由广州引发的关于粤语普通话的争议目前正在升级,激辩之风甚至波及港澳乃至海外的一些华人社区。专家指出,粤普之争反映了社会急速发展中人们对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的担忧,同时折射出社会变迁下多元文化冲突与交融的矛盾。

  粤语是广东方言,但流行区域却并不限定在广东省。由于广东人拥有悠久的海外移民传统,粤语成为海外华人及华人社区中“同声同气、同根同源”的一种文化现象。而一衣带水的香港、澳门地区,粤语更是普通百姓的通用语言和官方语言。目前全球粤语使用人口大约有6700万人。

  粤语普通话的争议早已有之,但最新的热议则源起于今年7月初广州市政协的一份提案,这份“加强亚运会软环境建设”的提案提出,建议亚运会期间在本地广州市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加大普通话播报时长,以便让外地人更好地了解广州。

  然而,这样一个暂时延长普通话播报时长的提案,在瞬间便引发了一场影响波及粤语文化圈,甚至海内外的“粤普存废”之争。

  土生土长的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在微博上的一句“母语告急!岭南文化垂危!”在短短几小时内就有数千条评论和转载。在广州有相当影响的著名粤语主持人陈扬也在微博上“振臂疾呼”要“捍卫”粤语。而正在举行的“岭南十大文化名片”评选中,粤语原本不在专家推荐的二十个候选项目之内,结果在网络投票中异军突起,以超过100万张票高居榜首。

  一些“捍卫粤语”的活动也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广泛传播,有广州青年通过网络联系聚集在市中心的人民公园,以“快闪”的方式一同合唱粤语歌,希望借此呼吁关注粤语和本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也有网民召集组织猜粤语歇后语之类的游戏,表达对粤语文化的支持。

  一些专家和市民认为,一则尚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建议案却引来如此反应,背后的原因是人们对近年来粤语文化式微的担忧。

  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说,广州正在大规模进行旧城区改建和整饰工程,然而随着城市越来越新,越来越时尚,一些代表岭南文化的旧街老巷却渐次消失:骑楼、西关大屋被高楼大厦取代,粤式茶楼改建成了现代酒楼,一批百年老字号关门停业,岭南画派、岭南工艺、岭南盆景等也渐渐失去了传承,而现在连电视台的粤语时段也要被挤占,这成了人们保护本土文化的“导火索”。

  事实上,粤语地位的变化让一些“老广东”颇感失落,一位家住广州荔湾老城区的市民朱小姐说,广州一些老人家讲的地道粤语俚语年青人都听不太懂,本土长大的小孩也都“蒙查查”(糊里糊涂),粤语文化中的一些传统精华正在悄然丧失。

  然而,占广州人口相当比例的外来人则对“粤普之争”大多持较轻松的态度。原籍山西的马晓燕对记者说,15年前刚来广州时买菜、和同事交流都要说粤语,但现在办什么事儿都可以用普通话“搞定”。

  “我理解本地人对粤语的感情,但对外地人来说,有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很重要,现在的广州很开放、不欺生,这是我喜欢这个城市的重要原因。”

  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詹伯慧认为,粤语和普通话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问题。粤语地位的变化是和广州移民城市的特征相适应的,过去二十余年间,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广东,改变了这里的社会生态,也改变了语言环境。语言作为交流工具,伴随城市化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做出适应性调整,是社会变迁使然。

  他同时认为,粤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开放和兼容是粤语文化的一大特征,粤语不仅遍播海外,还给普通话贡献了“打的”、“埋单”、“搞定”等鲜活词汇,是中华语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不会因为推广普通话动摇粤语存在的基础。

  广州市委副书记苏志佳近日也作出回应,称“推普废粤”的情况并不存在,广州市一直致力于弘扬岭南文化,现在外地人积极学说粤语,本地人用普通话对外交流,已成为广州这座都会城市的生活常态。他呼吁市民“热爱粤语,热爱普通话”。

  随即,广州电视台也对政协的提案作出答复,表示该台自办的各频道节目普通话和粤语兼容,是由广州这座城市历史形成以及现实发展的需要而定的,并没有变动的考虑。

  专家指出,围绕“粤普之争”的讨论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这些争议将引领人们对传统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进行深入思考。詹伯慧认为,中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而在市场一体化、社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交融、冲突在所难免,如何保持文化多元化,尊重和保护区域文化、民俗文化,需要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记者车晓蕙 郑天虹 赖雨晨)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