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走马楼吴简:工匠家属由官府管理和调遣——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长沙走马楼吴简:工匠家属由官府管理和调遣

2010年07月29日 10:11 来源:红网-潇湘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长沙郡郡府临湘,物产丰饶。官府划地为常限田和余力田,并依不同的农田数量收取赋税。所谓余力田,则是官府为增加赋税收入,在常限田的基础上为民户增加农田数量的一种“宏观调控”。

  翻开长沙走马楼吴简,类似上述的经济、政治、社会等问题,将两千多年前的长沙郡完整地展示出来。与今天的社会现实相比,其中内容竟有不少异曲同工之妙。就此,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走马楼吴简专题研究专家、岳麓书院教授于振波,试图还原三国长沙郡的社会生态。

  最早的“国家宏观调控”

  于振波根据嘉禾四年与嘉禾五年同一人名下的佃田数量不同,认为所谓“常限田”并非指拥有固定的田亩数,或仅为限额而已。

  他认为,所谓“二年常限”田是指地租率限额在二年内不变动的农田,并不是指田家租佃土地时间的长短,也不是指田家租佃土地总数量。

  于振波还说,常限田与余力田是孙吴民屯制度下的两种田地,余力田是对田家所领田地差别的一种补充或补偿,其为官府承担的租税负担要比常限田轻得多。“孙吴政权为督促农民生产,有可能打破官田和私田的界限,规定农民应耕土地的限额,目的是为督促生产规定一个最低耕作数额。”于振波说,“如果民户原有土地已达到规定限额,官府就不再分配给他们常限田;如果民户原有土地没有达到限额,则用常限田补足。”而余力田则指在常限田的限额之外,有余力者可申请多种;民户原有土地如果多于规定的限额,超出的部分也被视为余力田,从而缴纳比常限田低的租税。

  工匠家属由官府管理和调遣

  吴简中的吏与民一起编制于基层乡里其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权利、义务相同。

  其中,有关职业的记载,吴简中最为明显的是“师佐”。于振波认为,师佐是官营作坊的工匠,官府以县为单位对师佐及其家属进行管理和调遣。“师佐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或封闭的群体,一方面,当一批师佐因年老、死亡或其他原因而不能为官营作坊服务时,代替他们的人除了其后代外,可能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师佐籍以外的手工业家庭,而这些人一旦成为师佐,他们本人及其家庭成员随即便转为师佐籍;另一方面,师佐籍中的部分女性可能流向非师佐家庭,从而脱离师佐籍。”由此判断,在三国长沙郡,“师佐”等职业之间具有普遍的流动性,而普通百姓的职业身份也是可以转换的。

  14岁以下男孩比女孩多

  通过对走马楼吴简中出现的人口数量的统计,于振波发现,走马楼户籍简中的人口,其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均呈现出失衡状态:14岁以下人口中的男性比例过高;劳动力人口中女性比例过高;而在60岁以上的人口中,男女基本平衡,但女性数量稍微多一点。

  对此,于振波分析说,当时官府赋税较重,百姓不堪忍受沉重的赋税徭役而弃婴(尤其是女婴),而青壮年男性是战争和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很多人因此而过早死亡。除此之外,大量残疾患者的存在,是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社会因素更加剧了自然因素的致残作用。

  另据于振波介绍,截至目前,吴简中最小的户为1人,最大的户有21人。3-5口之家占总户数的62.20%,占总人口的48.54%;1-6口之家占总户数的 79.91%,占总人口的62.43%;10口以上之家占总户数的6.48%,占总人口的15.87%。“这说明小家庭在当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于振波说,根据吴简中的数据,他统计得出,孙吴时期长沙郡的户均人口为4.8人。   

    本报记者徐海瑞 实习生申向群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