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与方言:是你“进”我“退还是共存互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普通话与方言:是你“进”我“退还是共存互补?

2010年07月29日 15:1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普通话与方言

  ——是你“进”我“退?还是在共存互补间寻求平衡?                       

  本月初,广州市政协一份有关在广州电视台加大新闻节目普通话播音的建议再次将普通话和方言推向了舆论漩涡。以“粤语沦陷”之名,南粤大地再现“保卫粤语”之声。近年来,“以粤普之争”“沪普之争”为代表的方言“保卫运动”不时热点频出,那么,普通话与方言之间只能是对立、只能是你“进”我“退”吗?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再次从保护语言多样性、构建和谐、健康语言生活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普通话与方言的功用及关系。

  普通话:社会现实需求和历史选择;方言: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用价值

  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谷晓恒说,普通话形成并成为我国公共语的历史可追溯到以北京为都的金朝,前后历经了数百年。一种语言如果在其分布的不同地域内存在明显的方言差异,就会人为形成交流障碍,直接影响到行政司法、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交流。

  历史上的共同语因而有着通语、官话、国语等称谓。历代政府都有推行统一语言文字的政策措施。据文献记载,清雍正时期规定,福建、广东等地要对不会官话的读书人进行训导,举人、生员等如果不会官话就不得送试。民国时期的国语运动为以后的汉语规范化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推广普通话一直是我国重要国策。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普通话推广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普通话在我国各项事业中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促进作用。

  “如果没有普通话,难以想象,在信息化时代我们会面临多少交流障碍,我们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还会有今天的效率和成就吗?”谷晓恒说。

  而如果赵本山的小品和电影《疯狂的石头》改用普通话,还会那么可乐吗?这一文化现象深刻揭示出方言在特定区域和环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和价值,这也是方言生命的体现。

  据复旦大学教授游汝杰介绍,在方言区,具有双重语言能力(普通话和方言)的人不少,但其中大多数人方言能力强于普通话。方言“母语”比普通话更能充分细致地表达个人思想感情。

  此外,同乡人在外地相遇,最直接、最可靠的互相认同依据就是乡音。在海外说汉语方言的华人超过3000万。许多华人只能说某一种汉语方言,听不懂更不会说普通话。他们回国与亲人交流只能用方言,方言是他们认同祖国和家乡的情感标志。

  普通话与方言 需要在共存互补间寻求平衡

  “我们主张普通话和方言分别主导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而不是单方面呼吁扩张方言的使用领域,普通话的推广也要将维护方言作为必不可少条件。”上海外国语大学宫同喜教授表示。

  宫同喜认为,一种少数人群使用的语言得以维系生命力,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该语言使用者能够掌握一种使用领域更广泛的语言进行公共交际。我国方言区群众,只有掌握普通话,才能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获得各项发展,也才能获得维系方言生命力的根本动力。

  “如果只看到普通话对方言使用空间的挤压,而看不到普通话对方言区发展、对方言生命力的贡献是偏颇的。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之间的冲突不过是结构性矛盾,而非根本性质的对立。”宫同喜说。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所研究员、中国社会语言学会副会长苏金智认为,语言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个永恒的话题。但现实生活中,人们要交往、沟通,就牵涉到一个平衡的问题。而检验一个语言政策的成功与否,很重要的一点就看其是否达到了平衡。我国各地方言差别很大,不推广普通话不行,不保护方言也不行,关键是如何科学地加以平衡。

  “正确的态度并符合实际的做法应该是推广普通话、善待方言,提倡普通话用于正式场合或公共场合,方言用于私人场合,以此来构建双语和谐社会。”游汝杰说,方言有其社会功能,使用方言又是公民的权利。鉴于此,国家或地方政府以法律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应探索确立方言的法律地位。

  谷晓恒说:“根据普通人的平均语言能力,完全能够掌握两种不同的语言,按照不同场合、不同功用和不同情感表达来选择使用。就像穿衣服一样,西装革履和体恤、牛仔裤可以兼容。因此,普通话和方言完全可以共存互补、和谐相处。”

  (记者马勇)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