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腰封”大比拼:名人推荐变成“狗皮膏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图书“腰封”大比拼:名人推荐变成“狗皮膏药”

2010年08月05日 09:36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北京晨报》报道“××名人隆重推荐”、“中国顶尖十大××联合推荐”……这已成图书市场上的一道风景,只要是图书,封面必然会有名家推荐,据统计,有的名家甚至在一个月内推荐了十多种书。

  然而,绝大多数名人对自己“推荐”并不知情,作家陈村甚至公开批评“名人推荐都是狗皮膏药”。究竟是什么让名人推荐变成了“狗皮膏药”?又如何才能彻底治理这个“狗皮膏药”?

  比拼腰封 名人推荐只是噱头

  在网上,有读者曾经专门收集最雷人的腰封,比如余秋雨的《问学》,腰封上写道,“古有三千弟子《论语》孔夫子,今有北大学子《问学》余秋雨,五年来唯一新著,创制中国文坛散文式文化通史,用最具个性的文笔精心淬炼华夏五千年文化,从学者到先生,秋雨治学的感动进阶”。

  除了夸张的宣传语,腰封最突出的则是真真假假的名家推荐。

  一名出版社人士说,名人推荐大概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真看了,这是极少数。第二种是得到名人授权,名人大多和出版机构有合作关系,出版机构借用名人身份作图书推广,名人也不好推辞。第三种则是直接盗用名人的名义,一般情况下名人也不会为此找麻烦。”

  遭遇“被推荐”也很无奈

  著名学者张颐武表示,“有一些是我看书后自己写的,有一些是人家跟我打过招呼,人情难却,也有一些没跟我打招呼就用了,这么做自然不太合适,不过很难追究。”

  作家陈村也是常常“被腰封”,在得知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某个悬疑作品新书的腰封上时,他曾公开批评“名人推荐都是狗皮膏药”。

  姜昆表示,自己除了用写序来推荐之外,从没做过腰封上的一句话推荐。但实际上,确实有过腰封上用姜昆的名字。

  尽管很多人并不喜欢,但腰封仍旧大行其道。某网友在文章中说了个笑话:某出版社要求所有的书都要做腰封。某天编辑聚餐,一编辑对着端上桌的烤兔,突然叹道:此菜好则好矣,惜乎尚缺一腰封。

  孰真孰假很难认定

  腰封夸大虚假,往往对读者造成误导,一网友表示,“自己买了《空谷幽兰》,以为是安妮宝贝写的,结果原来是安妮宝贝推荐,安妮宝贝的字比作者名还大两倍”。

  这些误导,是否会构成违法?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张晓森律师说:“名人推荐必须经过授权,授权的也有范围,比如说人家不允许你用他的名字说太夸张的话。至于很多宣传语非常夸张的问题,从道义上讲确实是误导,但是法律上却很难认定。”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