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为我们打开了记忆之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冯小刚为我们打开了记忆之河

2010年08月05日 10:44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大概是冯导高调得遭人嫉妒了吧,于是来了很多声音:说他发国难财的,说往唐山人伤口上撒盐的,说电影太煽情像电视剧的……

  别的咱不懂,但作为唐山人的后代,我想为冯导开脱两句:33年前的那23秒的巨创,在唐山人心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伤口。也许因为太坚强,也许因为没来得及细细地清创,唐山人好似很快地自愈了———没有疤痕,平静地过了这么多年。只是皮下留了一个大大的囊肿,它时而隐隐地痛,一触就痛;即使不痛的时候,你也知道它依然在———只是唐山人假装不在乎罢了。

  直到今天,有人猛地捅了它一下子,于是“呼”地破了,流了那么多脓血。有人烦了:你看你,本来好好地,现在多难看。———只有唐山人心里知道,脓血流出来了,结痂了,落疤了,才慢慢地愈合了。

  ———只怕捅得还不够深咧!

  我们唐山人不爱说地震。

  从地震的角度讲,我不敢说我是唐山人,我十二岁就离开了唐山,在大地震后两年才出生,且全家在大地震中无一损伤。但我还是忍不住说一说我心里的唐山大地震。

  从父母缄默的嘴里,我隐约知道其实唐山人心里盛了很多不堪回首的记忆。

  房子倒了,妈妈这个产妇站在废墟里抱着婴儿淋雨,爸爸却忙着四处挖人。挖出来一半,看是个上年纪人(老人),就放弃了,换做去挖别的年轻人。我小时候特别不理解,爸爸当时怎么能做到这么狠心,长大了我才明白,文明和不文明的界线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传统,在生死攸关面前,都一钱不值。

  原来地震不只是生或死那么简单。废墟埋住的不只是尸首,也有各种各样的人性或非人性的故事:

  有撇下父母只顾自己逃命的儿女,就有撇下孩子逃生的父母;有因为害羞赤身裸体不肯离开摇摇欲坠房子的,也有本来已经逃出来又跑进去拿家当砸死的;有毅然用砖头砸断自己的残肢存活的,也有被碎玻璃扎了脚而伤口恶化死去的;有舍己救人的,也有趁机抢商店被警察当场击毙的……

  不怪唐山人对冯导不满意:我知道的这些,用一部电影,已经难以淋漓尽致地表达,何况我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呢?!

  有一个男孩儿,地震后一年生人。他曾感慨地跟我说:你知道我妈有多“艮”(指坚强)?其实我曾经有一个哥哥,不到一岁,地震砸死了,这么多年我妈一句都没提过。我不觉得他妈妈有多“艮”。我只觉得他妈妈双重性格:在人前像朵向日葵般开朗,但偶尔瞥见她单独一人,脸上写着苦苦的萧条。而说话的这个男孩从小得到了父母加倍的溺爱,不到20岁体重曾经超过200斤。几乎废了。

  我还认识一个“遗腹子”。他爸爸在地震中去世了。那时他还在娘胎里。后来他妈妈改嫁,他跟着奶奶长大。他为此恨他妈。他结婚的时候,托人警告他妈不要登门。他妈妈哭得什么似的。后来听说他结婚没两年就离婚了。他没能成长在健全的家庭里面,是一个不“会”幸福的人……

  貌似坚强的唐山人,心里承载着很重的苦难。是时候倾倒一下子了!

  就算《唐山大地震》不是真正的灾难片,就算《唐山大地震》赚的都是眼泪钱,就算《唐山大地震》没得到唐山人的认可,我依然感谢冯导,他为我们打开记忆之河,在漆黑的影院里,就让我们痛快地哭一场。

  □舒雨(新京报读者,唐山人)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