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的军事文化创意活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百团大战”的军事文化创意活动

2010年08月09日 13:18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军事文化创意活动是文化活动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和拓展,是保障和夺取战争胜利的一支奇兵。我军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大显神威的军事文化创意事例,为保障战争胜利和推动军队建设发挥了独特作用。

  易学易用的“十六字诀”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以弱胜强、以劣胜优,多次打败国民党军的“进剿”、“会剿”,创造了许多模范战例。此时红四军广大官兵文化水平低,装备不如人,但战斗力强,能打仗。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官兵们掌握了游击战十六字诀,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是毛泽东、朱德在作战实践中提炼概括出来的胜敌法宝,成为指导红军游击战术的基本原则。十六字诀最可贵之处在于它浅显易懂,把最深刻的军事思想和作战理论以最实用最方便的形式展现了出来,非常适合文化程度低的红军战士掌握运用。它字数精炼,内容精辟,形式精粹,具有三个方面的独特优势:一是易记;二是易掌握;三是易运用。当时其他革命根据地也创造了与十六字诀类似的作战口诀。洪湖革命根据地创造了“你来我飞,你去我归,人多则跑,人少则搞”的游击战口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提出了“集中作战,分散游击”、“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口诀。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总结出了“彼集我散,彼散我集;昼伏夜出,化整为零;既要会打圈,又要会打仗”的口诀。赣西南革命根据地提炼出了“散整为零,集零为整,扰强扑弱,坚壁清野,避实击虚,打圈子,麻雀战,钻山主义”的口诀。在实际作战中,这些口诀都起到了普及军事思想、指导作战行动的奇妙作用。

  撼敌心魄的“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这场战役起初叫正太战役,因其主要作战目的是破击正太路,计划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1940年8月20日晚战役发起后,参战的八路军部队越来越多,并且许多部队都是自发地投入战斗,以至参战兵力最多时达105个团,约20万人;同时战果也出人意料的好,给日军以沉重打击。8月22日,八路军总部发出了《宣传工作指示》,将战役名称由正太战役改为百团大战,指出:“正太战役是抗战以来华北军队积极向敌进攻之空前大战,总合兵力共约百个团,故名‘百团大战’,以便向外扩大宣传。”八路军副总司令员彭德怀、参谋长左权给各兵团发出急电,要求:“正太战役我使用兵力约百个团,于20日晚已开始战斗,序战胜利,已经取得,这次战役定名为‘百团大战’,这是华北抗战以来积极主动大规模向敌进攻之空前战役,应加紧扩大宣传。”从此,百团大战就叫开来了。从正太战役到百团大战,名称变了,内涵及意义就有了天壤之别,在宣传上的价值和作用更是如此。使用百团大战作为战役名称,一则可以体现参战兵力的规模化、海量化,营造万民同心战日寇的浓厚氛围;二则可以打压震慑日军的嚣张气焰,使其产生恐惧感紧张感,草木皆兵;三则战斗色彩鲜明,就像一个时刻吹响的号角,鞭策激励广大军民英勇战斗。而这些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太战役这个名称产生不了的。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仅前3个半月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拔除据点2900多个,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缴获各种炮50余门、各种枪5800余支(挺)。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有力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关于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诬蔑,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兵教兵的“王克勤运动”

  这是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部队开展的群众性学习运动。王克勤是安徽阜阳县人,原是国民党军抓的壮丁,在邯郸战役中被解放,成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第18旅第52团一名士兵。王克勤思想转变很快,第二年9月就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政治觉悟高、打仗本领强的优秀战士,多次被评为“杀敌英雄”、“模范共产党员”,被提升为班长。他在带兵实践中创造出了“三大互助”的做法,即把全班成员分成3个互助小组,在组内开展思想互助、技术互助和生活互助三大活动,平时互帮互学,团结友爱,作战时实行战斗互助。全班战士团结合作,取长补短,思想觉悟和军事技术都有很大提高,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因此战斗任务完成非常出色。1946年10月6日,他带领全班在山东省巨野县徐庄阻击战中,多次打退国民党军进攻,歼灭了大量敌人,而全班无一伤亡,胜利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战后,全班荣立集体一等功,3人被评为战斗英雄,他被提升为排长。晋冀鲁豫军区很快发现了王克勤这个带兵典型,把他的做法在整个部队进行推广,号召开展王克勤运动。利用运动的形式来推广一个先进典型的经验做法,在当时紧张激烈的战争环境中是十分必要和难得的。王克勤运动的独特价值就在于,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影响力、榜样作用、好思想好作风等从点向面的迅速扩散;二是人人可学、人人能学、人人比着学,覆盖面最广;三是形成滚雪球效应,思想上的凝聚力和作战上的实力同时可以迅速上升。作为宣传普及这个运动精神的重要助推器,就是战士们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晋冀鲁豫军区文工团编排了六场歌剧《王克勤班》,演出后引起强烈反响,文工团还被晋冀鲁豫文联奖励了1万元奖金。在1946底的滑县战役中,晋冀鲁豫野战军取得了重大胜利。谈到战绩如此辉煌的原因时,当时的新闻报道转述战士们的话说:“主要的除了刘邓首长的英明指挥以外,这次‘王克勤运动’在部队展开的作用很大。”王克勤运动成为人民军队思想政治和军事教育史册上的光辉一页,也成为发挥榜样作用,加强和改进部队建设的红色传奇。

  气冠云霄的《八连颂》

  1949年,解放军驻上海某部第八连进驻上海。14年间,他们胜利地经过了战争时期钢铁炮弹的考验,又胜利地经过了和平时期“糖衣炮弹”的考验,始终一贯地保持了党和军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1963年5月,国防部授予该连“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光荣称号。在群众中颇有影响的著名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就是根据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模范事迹创作的,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1963年8月1日,毛泽东写下了名扬天下的《八连颂》:“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因此叫,好八连。解放军,要学习。全军民,要自立。不怕压,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贼。奇儿女,如松柏。上参天,傲霜雪。纪律好,如坚壁。军事好,如霹雳。政治好,称第一。思想好,能分析。分析好,大有益。益在哪?团结力。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八连颂》以艺术的形式高度概括了好八连精神的内涵、意义和作用,有机地把思想政治要求、官兵道德情操、军民双拥共建等内容融合在一起,语言隽永,含义深刻,成为军事文化创意的经典篇章,对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产生了长远的指导作用。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