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总署:今后将每年开展新闻出版产业大摸底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出版总署:今后将每年开展新闻出版产业大摸底

2010年08月10日 17:01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闻出版总署7月26日在京发布了《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首次发布新闻出版产业年度分析报告,报告一经发布,引起业内外广泛关注。这份报告是如何出炉的?发布这份报告有何意义?报告反映出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哪些特点?今后是否会继续发布?就此,本报记者专访了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产业调查工作小组负责人。

  基本实现全行业、全概念、全流程的统计与分析

  问:总署发布《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的背景是什么?

  答: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新闻出版业蓬勃发展,现已形成以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网络等媒体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外贸等为主,包括出版教育、出版科研、版权代理、出版物资供应、出版物进出口等附属门类完整的产业体系。目前,我国新闻出版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主阵地、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着力点。特别是2003年中央启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攻坚克难,率先推进,塑造了一大批市场主体,它们成为推动新闻出版业快速发展的主力军、生力军。另外,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新闻出版产业的总体格局在技术进步带动下已发生初步改变。但是,我们对新闻出版业发展总体状况,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企业结构等了解得还很不全面、很不深入,影响到对行业总体发展态势的科学判断和下一步的决策。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冲刺的关键年,也是即将开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

  为摸清家底,全面了解新闻出版业发展状况,科学判断产业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目标设定和指标设置提供数据支撑,新闻出版总署党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全行业的产业调查,并在2009年的全国新闻出版统计工作会上进行了部署。之后,新闻出版总署成立了新闻出版产业调查工作小组,制定了产业调查实施方案,并开展培训,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在国家统计局的指导下,新闻出版总署统一领导,各省(区、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新闻出版产业调查。

  问:总署出台发布《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有哪些重要意义?

  答:由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发布全国新闻出版产业年度分析报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可以说是一项开创性工作。报告基于当前新的发展要求、新的理念和新的业态进行统计与分析,基本实现了全行业、全概念、全流程的统计与分析,反映了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以来新闻出版产业的最新面貌,表明我们的新闻出版产业统计工作取得了历史性进步。报告对新闻出版业加快改革,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为完善新闻出版产业统计制度奠定基础。本次统计较好地实现了从产品统计到产业统计的转变,从系统内统计到行业统计的转变,从国有经济统计到多种成分经济统计的转变,折射出政府在新闻出版产业统计信息服务方面的历史性进步。本次产业调查对基于新的发展理念和产业概念的指标设置进行了有益尝试,对于下一步修改完善现行新闻出版统计制度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为加强行业调控提供数据支撑。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新闻出版业家底,基于调查数据所作的分析报告全面展示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产品、产业、地区、企业发展情况。为准确判断形势,科学编制新闻出版业“十二五”规划,制定发展战略,调整产业政策,加强宏观调控,改进行业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第三,为转变发展方式创造条件。报告对于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企业结构等进行了客观分析,总结了产业发展特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为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切实转变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推动实现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的迈进,提供了科学依据。

  问:在《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出台过程中,总署如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答:新闻出版产业调查采取新闻出版统计年报与补充调查相结合、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由新闻出版总署统一领导,各省(区、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各地对产业调查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专门机构,制定实施方案,进行全面部署,认真采集、审核和上报本地区新闻出版业相关数据。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分析报告对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情况的数据采集、审核和分析,严格遵循尊重数据、尊重客观、科学求实的原则。报告出炉过程历时9个月,先后经过制定调查方案、动员部署、组建机构、组织培训、实施调查、数据填报、数据核验、数据汇总、数据分析和征求意见等16个步骤。报告中的各项数据经各省(区、市)新闻出版局审核并盖章确认。数据采集工作完成后,产业调查工作小组又对各省(区、市)上报数据进行认真审核,发现存在问题的,要求有关省(区、市)再次进行数据复核。经过几上几下反复审核,于2010年5月完成数据采集与审核工作后,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承担了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工作,经过反复讨论,广泛征求意见,《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六易其稿,最终于2010年7月26日正式发布。

  七大方面梳理和阐述新闻出版产业

  问:《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主要设置了哪些指标,为什么设置这些指标?

  答:与以往总署发布的新闻出版业统计资料相比,本次基于产业调查所发布的产业分析报告,以总产出、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等经济指标为基础,进行经济学和统计学分析。特别是采取了总产出和增加值的概念,主要是考虑到与国家统计口径接轨。本次产业调查和报告的指标,完全采取了国家统计的经济指标,科学规范,可以更准确反映行业和产业发展情况。比如总产出的概念,就可以全面体现新闻出版业作为第三产业生产经营的总体情况,而增加值的概念则与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指标一致,具有可比性,可以客观反映新闻出版业在文化产业和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

  问:《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对新闻出版产业进行了分析研究?

  答:《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围绕目前新闻出版业发展的重点,主要从行业总体情况、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企业法人情况,集团和图书出版单位经济规模综合评价以及产业特点与存在问题七大方面,对新闻出版产业进行了梳理和阐述。

  研究从行业总体情况切入,从实物量指标着手,客观分析了新闻出版业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企业法人结构,对出版集团、报业集团和发行集团,以及全国图书出版单位、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图书出版单位、地方图书出版单位、大学图书出版社和军队系统图书出版单位的总体经济规模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从分析中发现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

  报告为我们呈现了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全貌,并提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不仅为新闻出版产业的行业管理和“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提供了科学决策的基础,也能够帮助从事新闻出版产业的企业和单位正确认识自身的发展阶段和行业地位。

  新闻出版产业发展呈现七大特点

  问:通过《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可以看出新闻出版业发展的哪些特点?

  答:数据分析显示,新闻出版产业发展呈现七大特点。

  第一,新闻出版业已具相当规模,成为文化产业的生力军。2009年,新闻出版业全行业总产出突破1万亿元大关,实现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占同期GDP的比重接近1%;各类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发行及相关活动的行业增加值超过1660亿元,占同期文化产业核心层增加值的60%以上,已成为文化产业中的生力军、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产业部门和重要力量,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第二,新闻出版业空前繁荣,新闻出版产品日益丰富。2009年,全国共出版图书30.2万种,总印数70.4亿册(张);出版报纸1937种,总印数439.1亿份;出版期刊9851种,总印数31.5亿册;出版录音录像制品25384种,出版数量4.0亿盒(张);出版电子出版物10708种,2.3亿张。日报出版规模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图书出版品种与销售总额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印刷复制业总产值位居世界第三。一大批弘扬主旋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品力作,为人民群众奉献了大批优秀的精神食粮,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阅读需求。

  第三,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市场主体基本形成。2009年,企业法人的单位数量占法人单位总数的96.3%,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已在全国新闻出版业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第四,产业转型成效初显,数字出版发展迅速。2009年,数字出版总产出已达到799.4亿元,总体经济规模超过图书出版,初步形成了北京、上海、广东等数字出版产业集聚区。新闻出版业的总体格局在技术进步的带动下已发生初步改变。

  第五,文化大省和东部沿海地区新闻出版业发展优势明显并已形成产业带。就总体经济规模而言,全国新闻出版业的一半集中于北京、江浙沪长三角地区和广东珠三角等文化、经济发达地区,呈现出集聚态势;就具体产业类别而言,图书出版集中于北京和江浙沪长三角地区,期刊出版集中于北京,印刷复制集中于广东珠三角地区、江浙沪长三角地区、北京和山东等地,产业带初具规模。

  第六,市场更加开放,非公有经济成分获得长足发展。在全国35.7万家新闻出版单位中,包括个体经营户在内的非公有经济单位超过32.4万家,占到单位总数的90.8%;72.0%的企业法人单位为民营企业,另有3.7%的企业法人单位为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

  第七,对外贸易状况有所改善,“走出去”取得积极成效。全国版权贸易逆差比例进一步缩小,2009年,版权贸易引进品种与输出品种比例降至3.3∶1(2002年为15∶1,2008年为6.5∶1);实物出口总量不断扩大,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2009年累计出口图书、报纸、期刊885万多册(份),较2008年增长10.4%。

  问:以后是否每年都会发布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总署还将在哪些方面对分析报告进行完善?

  答:《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的发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反映了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以来新闻出版产业的最新面貌。这次分析报告为完善新闻出版产业统计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以后工作的开展开了个好头。从今年开始,今后每年都会发布新闻出版产业报告。

  今年是第一次发布产业分析报告,缺乏同口径的比较数据,只能看到发展的现状,难以全面反映变化的情况。相信产业分析报告成为年度报告之后,经过数据的累积,我们将对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有更深刻的认识。此外,新闻出版总署还将在规范统计行为、改进统计工作方法、提高统计质量上下工夫。

  本报记者 王玉梅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