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陵专家徐广源:慈禧遗体是干尸 天足没有裹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清陵专家徐广源:慈禧遗体是干尸 天足没有裹脚

2010年08月11日 08:3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慈禧内宫

  ■主讲人小传

  徐广源,清陵专家,原清东陵文物管理处研究室主任。中国紫禁城学会理事。徐广源先生参与了乾隆裕陵、慈禧的菩陀峪定东陵、乾隆容妃和纯惠皇贵妃等地宫的开启、清理工作。亲手整理了慈禧太后的遗体,找到了容妃的头颅骨。专著有《清东陵史话》、《清西陵史话》等10余部。

  ■清陵专家讲述慈禧陵地宫及慈禧遗体的整理

  ■慈禧生前高规格重修陵墓是要压慈安一头

  ■慈禧遗体不是一堆烂骨头,而是干尸

  ◎关于营建◎

  ■是同陵同穴,还是异陵异穴?

  ■集清朝皇后陵之大成

  清朝皇后死在皇帝入葬之前,都要葬入皇帝陵内,而那些死在皇帝入葬之后的皇后,都是单独给她们营建皇后陵。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寅时,也就是凌晨3点至5点,咸丰皇帝在避暑山庄驾崩。慈安和慈禧当上皇太后,她们对自己的百年后事非常关心,就想给自己营建陵寝。给两个皇太后同时建陵,这就需要首先解决一个问题,如何给皇太后建陵,是同陵同穴,还是同陵异穴,还是异陵异穴?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下一步就没法进行。围绕着如何给皇太后建陵这个问题,在大臣和皇太后之间,经历了多次回合的交锋,最后以皇太后胜利而结束。最后,大臣们提出的第四套方案得到了皇太后的认可。这条方案就是给两个皇太后一人建一座陵,两个陵的规制是完全一样的,东、西并排。

  到了同治五年的八月份,朝廷就开始派相度大臣,给两个皇太后相度万年吉地,也就是相度陵址。派出的第一拨相度大臣有大学士周祖培、协办大学士全庆,还有刑部尚书绵森,还有理藩院侍郎英元,第二年又增派了恭亲王奕䜣。给皇太后相度万年吉地。建陵必须遵循两条原则:第一条就是皇后陵必须建在她丈夫的陵——定陵的附近,不是东边就是西边;第二条就是皇后陵背后所靠的山,要与她丈夫的陵后边的靠山是一条山脉,是一个体系。

  定陵以西有没有好的地方?定陵以西紧靠着一条大河,这些相度大臣确实在定陵以西找到了几个地方,风水确实是不错,可是在大河以西建陵不能使皇后陵的神道和她丈夫的陵的神道相接。

  定陵东边有四个地方,分别是羊肠峪、顺水峪、平顶山和菩陀山。菩陀山再往东就是乾隆皇帝的裕陵妃园寝。因此只能在这四个地方里边去选。这些相度大臣带着风水官就对这四个地方进行了反复相度,他们发现羊肠峪这个地方,如果用档案上的原话说是“山水无情,毫无龙脉”,这个地方根本就不能建陵。顺水峪这个地方,已经建起了咸丰皇帝的定陵妃园寝。那就剩下平顶山和菩陀山这两个地方了,那这就意味着这两个地方,你用也得用,不用也得用。这两个地方到底适合不适合建陵呢?是不是风水宝地呢?对这个问题,两宫皇太后非常的关心,多次派这些相度大臣带着风水官员们到这两个地方相度、考察。又经过两宫皇后现场视察,终于拍定,这已经是同治十一年的事了。同治皇帝手提朱笔给这两个地方亲赐佳名,把平顶山改名为“普祥峪”,把菩陀山改名为“菩陀峪”,后又任命了这两个陵的承修大臣。

  在陵寝的总体规制上来说,仿照着泰东陵,也就是乾隆他母亲的陵,但是要增建神道碑亭,方城、明楼、宝城、宝顶仿照着昭西陵,陵寝门仿照着昭西陵的三座门,地宫仿照着道光皇帝的慕陵地宫而建。这就表明,这两个皇太后的陵是集清朝皇后陵之大成,是两座超越标准规制的陵寝。

  两个陵同时于同治十二年的七月二十九日破土,于八月二十日动工兴建。本来按照最初的设计方案,每座陵只需要140多万两银子就能建成,可是施工以后,经过五次变更设计方案,不断地增加建陵的规格,增加新内容,结果慈安陵用了266万两白银,慈禧陵用了227万两白银。两座陵同时于光绪五年六月二十二日全工告竣。

  ◎关于重修◎

  ■死后也要拥有满意的另一个世界

  ■重修工程,历时十三年,耗资无数

  慈禧陵在光绪五年建成以后,刚刚过了十六年,到了光绪二十一年,就对她的这座陵寝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把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大殿、东西配殿全部拆除重建,其他那些建筑,全部是揭瓦大修,就是没有把建筑拆平了,把上盖都挑了。慈禧陵刚刚建成十六年,为什么就要维修?这里有它的主客观原因,当然是主观原因为主。这主观原因是什么呢?史书中、档案中没有记载,根据我的分析、推断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慈禧这个人是奢侈腐化、骄奢淫逸、贪图享受、挥霍无度的一个女人。她需要在自己归天之后,有一个更遂心满意的另一个世界,也就是她的亡灵的閟宫,这个另一个世界,这个閟宫是什么?就是陵寝。

  第二个原因是:慈禧她的陵本来和慈安陵是一样的,但是她不知足,她觉得慈安生前对她总觉得压她一头,她就想,在陵寝上做做文章,压慈安一头。

  还有客观原因,光绪二十一年,她的陵寝也确实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建筑出现渗漏,个别的椽飞、望板有糟朽现象,一些砖块、石块酥裂,油漆脱落。她就抓住这个机会,借口对她的陵寝进行大修,重新修复。

  有必要讲讲当时重修的背景。慈禧陵当时是在怎样一个背景下进行重修的呢?是在中华民族面临危亡,国难当头的情况下重修。在重修前一年,也就是光绪二十年,中国在“甲午战争”当中遭到了惨败,苦心经营多年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紧接着第二年,也就是重修这一年,光绪二十一年,与日本签订了屈辱的、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

  从光绪十八年到光绪二十一年,这四年当中,我国遭到了历史上罕见的各种自然灾害,水灾、旱灾、风灾、雹灾、虫灾,几乎是同时发生,波及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

  在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紧急时刻,慈禧仍不顾这些,重修自己的陵寝。从重修这一件事来说,就进一步暴露了慈禧的祸国殃民的本质。

  承修大臣把其他陵存在的一些年久失修的情况上报给朝廷,可是慈禧对这些祖陵是置之不理,就关心自己的陵寝。她派了三拨大臣到现场进行勘察,提出维修方案,先后六次变更提高维修的级别,扩大维修的规模,增加维修项目,使用更好的建筑材料。六次变更,最后导致了这个陵寝的全面大修。这场重修工程,历时十三年之久,一直到慈禧死前前四天才完工,也就是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八日,她不是二十二日死的嘛,前四天才完工,说用了多少银子,现在也没找着全数呢。

  慈禧陵重修以后和重修以前相对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她通过重修哪些方面压过了慈安陵?为什么把重修后的慈禧陵誉为清陵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总结了六个方面,当然这六个方面都集中在大殿东、西配殿这三殿上,这是具有比较有代表性的。

  第一个方面,就是名贵珍奇的黄花梨木;第二点,贴金的和玺彩画;第三点,雕砖扫金的墙壁;第四个点,镀金铜龙盘柱;第五点,精雕细刻的石栏杆;第六点,就是玲珑剔透的御路石。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