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话反腐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台词犀利引关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国话反腐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台词犀利引关注

2010年08月11日 12: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北京8月11日电 (记者 应妮)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制作的大型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10日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上演,老艺术家雷恪生联袂众多国话实力派演员以精湛的演技博得了观众一片好评。这也拉开了国家话剧院参加“2010年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的序幕。

  该剧由总政话剧团团长孟冰担纲编剧。该剧创作过程历时3年9易其稿,并由国话著名导演吴晓江执导。今年5月,该剧以弘扬真善美的艺术追求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而荣获“第六届全国优秀话剧剧目展演”一等奖。

  该剧虽然剑指“反腐”这一社会问题,但却选取了一个何姓家庭在除夕之夜发生的一系列变故为切入点,以艺术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亲情与家庭的力量对于人性的强大感召力,成功演绎了中国老百姓眼中的“家、国、天下”图景,是“三贴近”原则在文艺作品中的最好表达。而全剧的主旋律《国际歌》作为一条情感线索贯穿始终,并在结尾时奏响了剧中人物命运的最强音。

  10日晚演出的阵容亦不容小觑:年逾古稀的国话老戏骨雷恪生此番再登舞台,携手国家话剧院实力派演员薛山、翟小兴、王辉、周玲、李任、李志新、王慧源、穆宁、吴祯、汪玥组成舞台家庭,以真挚朴实的情感演绎出一场惊心动魄又感人至深的心灵斗争。

  “那个时候,天是蓝的,没有那么多污染,那个时候,黄瓜摘下来就可以吃的……那个时候,在街上捡到一分钱是要交给警察叔叔的……那个时候,理发店就是理发的,医生是不收红包的,学校是不图挣钱的,照相是要穿衣服的,牛奶是可以放心喝的……”诸如此类犀利讽刺的台词在剧中比比可见。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剧亦喜亦悲的演出风格令观众眼前一亮——雷恪生、薛山、王辉、翟小兴等演员在台上幽默机智的对白和夸张的动作不时引起观众席阵阵笑声,特别是“团圆饭危机”“二明醉酒吐真言”“舅舅打外甥”等喜剧场面更是令观众捧腹大笑;而剧中一以贯之的父子情、兄弟情也时刻牵动着观众的心弦。当激情昂扬的《国际歌》响起,观众纷纷起立鼓掌为演员真挚感人的演出喝彩。

  作为一部弘扬核心价值的主旋律作品,《这是最后的斗争》的“另类”之处在于:敢于承认有阳光的地方就存在阴影,而非某刻意规避社会弊端,盲目歌功颂德;而且,该剧不仅仅停留在在揭露与弊端,更为剧中人物指明了方向,以舞台上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展现出希望与光明的力量。该剧的表演风格融合了小品的元素,一改以往主旋律作品广为诟病的缺点,真正做到了“不枯燥,不说教,不煽情”的“三不原则”。

  雷恪生向记者表示,自己刚接到本子看到题目时“吓了一跳”,“现在不是都在讲‘和谐’嘛,怎么突然说起了‘斗争’,还是‘最后的斗争’”,但他读完剧本后十分感动,不管75岁高龄当即决定主演。他认为该剧最动人的情节正是何光明面对喧哗浮躁的社会、面对信仰缺失的年轻一代,在经历了困惑与彷徨、思索与求证的痛苦挣扎后,却依旧守卫心灵花园,这种“坚信”是最可贵的。而著名表演艺术家王昆则直言“多少年没看到这种规规矩矩、说实话说真话的好戏了”。

  “2010年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是由文化部主办,九大国家级院团参与的艺术盛会。中国国家话剧院将携《这是最后的斗争》、《红玫瑰与白玫瑰》、《向上走,向下走》和《都市囧人》4部风格迥异的剧目参加展演。(完)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