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不能为了钱,但不能排斥花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申遗不能为了钱,但不能排斥花钱

2010年08月12日 11:08 来源:西安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随着“中国丹霞”地貌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一时间中国又掀起了“遗产热”。根据建设部的统计,目前中国有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据称,六地共为“中国丹霞”申遗花费十几亿元,而专家认为这在国内申遗史上花费算比较小的。(8月11日《广州日报》)

  这还算少的,那言下之意还有更多的?这也难怪一时间民意沸腾。

  说来也是奇怪,明明申遗成功是好事。但体现在民意上,却并没有赢得想象中的满堂彩。分析其中的思想基础,不外乎是一个钱字。申遗成功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申遗成功后,门票会涨价,两者都是钱,只不过一个由财政掏,另一个从公众口袋里掏,而这都不是公众愿意看到的。

  对于这样的情绪应该理性看待。必须明确一个原则:申遗不能为了钱,但申遗却必须要花钱。

  申遗不可能不花钱,这既是基于申请项目的实际而言的,也是基于申遗目的来说的。以“中国丹霞”申遗为例,投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笔大钱是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改线和扩建、景区“三线下地”和卫生设施等。第二笔大钱是配套设施建设,如博物馆、游客中心、管理中心、监控中心、各种监控设施等。第三笔大钱是景区综合治理,如拆迁景区不合理或有碍景观的建筑和各种服务设施,搬迁核心区不适宜发展或有碍发展的村庄,景区内设施和村庄的整治改造等等。此外,还包括申遗过程中,景区内步行道修整、改造、新建,观景台、服务点、标识系统的新建和改建,还有基础研究、规划编制、研讨会、论证会、国际咨询、公共活动等费用。

  可以说,如果不花钱进行保护,很难有哪一个项目能申遗成功。我们可以说,不能因为申遗而牺牲原有居民的利益,但事实上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申遗项目周边聚集的大量人与物,已经影响到遗产项目的生存与保护。这一现实下,只有将其迁出去,才能让项目更好地保存、生存下去,而这是要花钱的。

  就目的来说,申遗不仅能对项目起到直接保护作用,而且申遗的过程,也是一个宣传的过程,更是一个激起民众文化自信的过程。如果我们把花钱和申遗对立起来,一个子儿都不肯花,那么申遗必然难以推进,申遗所应起、所能起的作用也无从体现。

  有人说,这些钱用到民生上多好,用在教育上,“吴起模式”会有更多复制;用在住房上,会让天下多少寒士欢颜;用在医疗上,则会少许多看不起病的悲剧。这里存在着片面民生观,难道把钱用在文化遗产保护上,就不是为了民生吗?我们不能把民生狭义地理解为针对具体民众的吃住行,文化投入也是必要的。

  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不反对申遗,也不反对花钱申遗。但是申遗绝不能为了钱,现在民众特别关心一点,那就是票价。这提醒相关方面,不要把申遗成功当成门票涨价的起点。这也叫:民有所呼,权有所应。

  毛建国(评论员)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